袁崇焕的功过8七、“反间计”的神话及南明的平反
(2013-01-13 13:36:20)
标签:
明清东北战争明军诸将袁崇焕文化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袁崇焕的功过8
——明史札记之三十八
我楚狂人
七、“反间计”的神话及南明的平反
最后说说“反间计”和袁崇焕的平反问题。
皇太极设反间计见诸正史,《明史》袁崇焕传记载:“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具体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世传皇太极捕捉了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明思宗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云云。
《明季北略》的记载就更生动了:“都中又喧言崇焕导虏入犯,上甚切齿。先是,虏出猎,掳我多人。中有二珰,上命侦崇焕者,亦被掳。虏视之,知为珰也,乃设一记,佯为袁遗书约犯边,答云:‘知道了,多谢袁爷。’又佯惊云:‘乃为珰闻,缚珰亟斩之!’又故遗一奴私放珰归。珰归,上其事。上再召崇焕入,即下诏狱。”
这样的事情太富有故事性,完全就是《三国演义》“蒋干中计”杀蔡瑁张允二将的翻版。这个太监又不可考,完全可以看做是清廷为丑化明王朝而设计的政治谎言。乾隆朝,清廷大加褒扬被明思宗屈杀的熊廷弼,誉之为“旷世奇才”;同时出现了反间计杀袁崇焕的故事,两件事联系起来看,清廷的用心显而易见。所谓正史就是这样不可信。
其实,南明小朝廷已经多次为袁崇焕平反。据钱海岳的《南明史》记载了南明政府对袁崇焕的三次平反,层次不断提高。
第一次:
(崇祯十七年五月),安宗(弘光帝)《登极恩诏》……又复袁崇焕、赵光抃原官。
第二次
弘光元年二月,(安宗)予袁崇焕、王在晋祭葬。
第三次
昭宗(永历帝)以邝露言,谥袁崇焕“襄愍”。
“襄愍”解释为:“甲胄有劳曰襄”(见《正义.谥法解》);“佐国逢难曰愍”(见《经世大典.臣谥》,刘熙曰:志义未究,遇难而死,可悯惜者也,故曰愍”)。用来表扬有军功但蒙冤遇害的大臣。崇祯为熊廷弼平反后,赠给的谥号,也是“襄愍”。
这是永历帝替明思宗认错,以挽回人心了。可惜太晚了。
袁崇焕被杀肯定是冤案,但是袁崇焕杀毛文龙也是冤案。袁崇焕功在社稷,但是他绝对没有史学家们宣传的那样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