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狼入室的吴三桂1一、行走在夹缝里

(2013-01-14 16:19:49)
标签:

明清东北战争

明军诸将

吴三桂

文化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引狼入室的吴三桂1

——明史札记之三十九

我楚狂人

吴三桂,一个被看做与秦桧齐名的卖国贼,留下了千古骂名。现在通过小说和影视,知道吴三桂的人多起来了,但是大多看见的是经过艺术变形的吴三桂,或者是用现代人眼光看待的吴三桂,甚至是站在满清立场上看待的吴三桂。笔者试图还原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吴三桂原型。

仔细比较秦桧和吴三桂,发现还是有所本质区别的。秦桧及其主子宋高宗赵构都是受了金国不杀之恩,甚至知遇之恩的,他们君臣从骨子里对金国既敬且畏,又有几分亲近。今天的李登辉对日本人的那种情感与他们类似。而吴三桂不一样,从他的父亲和舅舅开始到他自己,多年在战场与满清血战,仇深似海。他对满清是有戒心的,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是绝不会与满清联手的。秦桧及其主子是主动求和的,但是吴三桂则是在国破家亡的绝境中要求满清援手的。注意,当时只是合作关系,而非降清。明清际诗人吴伟业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当时吴三桂已经是山穷水尽的境地,绝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能概括的。吴三桂是不给他出路的李自成逼上与满清合作的路的。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即明万历四十年至清康熙十七年),字长伯,一字月所,祖籍高邮(今江苏高邮),生于辽东。吴三桂父为锦州总兵吴襄,吴三桂以父荫袭军职。

一、行走在夹缝里

吴三桂父吴襄,字两环,自幼习武,善于骑射,明天启二年(1622年)武进士,崇祯年间先后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重要军职。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同年,娶总兵祖大寿妹妹为妻。祖大寿是世居辽东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

吴三桂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20岁擢游击,23岁任参将,26岁擢副将,崇祯十二年(1639年)吴三桂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时年27岁。升迁之快,一时莫比。

吴三桂一帆风顺,固然与他父亲吴襄、舅舅祖大寿是总兵有关,还有一个关键是吴三桂拜御马监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崇祯十六年,发生的四件事改变了吴三桂。

其一,正月,已降清的祖大寿在沈阳收到吴三桂的来信,祖大寿即将来信转交皇太极,皇太极回信道: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耳。吴三桂虽然没有降清,但是已经给自己留出了降清的后路。

其二,春天,吴三桂奉命入关,驰援京师,抵御第五次迂道入塞的清军。行军迟缓,到达时清军已退,但是崇祯还是很器重他,感谢他来北京勤王。五月十五日,崇祯帝在武英殿宴请来勤王的的吴三桂等,赐吴三桂尚方剑。

其三,觐见崇祯后不久,吴三桂应邀到国丈田弘遇家做客。就在这里,吴三桂遇见了陈圆圆。 

其四,九月,清军绕过宁远,打下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前后七八天,三座城池全部失陷,这样,吴三桂的宁远,成为山海关外一座孤城,这时的宁远,已经失去战略意义。到第二年,崇祯十七年,明朝正趋向灭亡,吴三桂深深陷入大明、大清、大顺的夹缝中,徘徊不定。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从宁远入山海关,200里路程,走了十一天。同时李自成派降将唐通带4万两白银前去招抚吴三桂,吴三桂不答。等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吴三桂才到达丰润一带,犹豫观望,停止不前。

李自成令诸将发书招吴三桂,命吴襄写信劝子投降,另派人带白银4万辆犒赏吴军官兵。吴三桂和众将商议决定归顺大顺。四月初五日,吴三桂行到永平西沙河驿,见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吴襄为闯王部下行掠,吴三桂大怒,考虑到自己和清军结仇甚深,北归很难,而“李害父陷于不知,不必仇”,到北京后再辨明。接着听到京城被李自成部下大掠,拷掠净尽,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心腹大将刘宗敏抢占,这样就绝了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念头。

李自成逼反吴三桂,也是断送了自己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的历史机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