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23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语文低分的启示1

(2012-04-02 07:41:37)
标签:

教育

感悟随笔

语文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江苏语文低分的启示1

我楚狂人

2011年,高考江苏语文省均分一直是云山雾罩,官方媒体据说是91分,阅卷组传出消息是81分,相差了10分之巨。但是就满分总分160分来说,即使91分也是不及格,及格分还得96。日前,吴锦教授给了我们一个比较确切的均分,是83分,也就是说81分的传言比较接近真相。这个均分是说江苏2011年高考语文得分率仅仅是51.9%。对此,吴锦教授做了一个解说,他说,一种统计是刨去0分卷,这样的均分肯定高些;一种是包含0分卷,均分就低些。这个83分是根据惯例,包含0分卷的。应该说,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的均分够低的,为此,我当时发了一些愤慨之言,题为《2011江苏高考语文祭》,见我的2011年7月1日的博客。当时的那篇文章是忧心于语文教育的生存现状而作,更多的是为辛辛苦苦的语文老师叫几声冤的。今天,既然旧事重提,应该有了比较冷静的思考,看看这个低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高考出现低分,一线教师当然批评出卷组,当时网上出现了一篇仿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奇文,牢骚发得痛快淋漓,文采也不错。但是这不是冷静的思考,不解决问题。为了客观思考问题,我们不妨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低分。先看命题组怎么看。命题组负责人吴锦教授以为是中学语文教学出了问题,他以2011年试题为例进行了解析。如文言文题目: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下余家。

其中“淫祠”一语,学生多翻译成“卖淫嫖娼的地方”。这很可笑。吴锦教授以为,初中学过《岳阳楼记》其中有“淫雨霏霏”之句,这两个“淫”字用法是同类的。我们高考命题的文言文部分向来是遵循“课内学习,课外运用”的原则的,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直这样命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吴锦教授的说法是成立的,问题确实出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上。但是,我们从问题的另一面来看,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文言文功底普遍比较差,甚至语文老师自己就害怕文言文,如何教学生学好文言文?我们的新教材让文言文学习失去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阶梯,客观上给文言文学习设置了障碍。更有不少莫名其妙的“改革家”学着陈水扁的腔调叫嚣减少文言文的份额,认为应该削弱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这些问题我以前都曾专文说过,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我只想说,现在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举步维艰,如果我们命题组能够正视现实,应该降低命题难度,像“淫祠”这样在今天看比较冷僻(其实古时这是常用词)的词语是否可以避开?语文高考低分只能造成语文教学的恶性循环,这种显见的群体失分的考点是否可以事先预判,并进行规避呢?

顺便说一句,江高考语文命题组在选择文言文文本时,一反全国卷选用“二十四史”加以节录的传统做法,而选用名家作品。据吴锦教授的说法,认为“二十四史”篇目节录容易造成文意不完整,不利于出题。但是,我以为名家作品有时未必是“浅近的”、“规范的”文言文。名家文章有时带着时代的语言特点以及个人的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而“二十四史”则是“官方语言”,集众人之长,力求规范。再说,我们中学生学习人物传记多从《史记》选读入手,也是“史笔”。所以对中学生而言,也许还是“二十四史”的文本更合适。何况这是考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