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写法2
(2012-02-18 08:11:14)
标签:
议论文写作教育 |
分类: 写作杂谈 |
读后感的写法2
——议论文写作入门之三
我楚狂人
例文2
高级马屁与低级马屁
我楚狂人
如果有人问谁是《红楼梦》中的马屁精,十个人恐怕有九个说是王熙风。其实王熙风真不是马屁高手,王熙风只是脸皮厚,敢拍而已。真正的马屁高手当拍于无形,唯受拍者舒服而旁人不知。相比之下王熙风的功力差点。
王熙风拍马屁,路人皆知,有时甚至有点恶形恶状。请看其表现,那天老太太兴致高,下雪天要与子孙同乐,看子孙辈作诗吃鹿肉。小轿过竹桥时,老太太说起儿时顽皮,在竹桥上跌倒,头上至今还有一个小坑。王熙风抓紧战机赶快拍,说道,老太太这个坑跌得好,否则这么大福气往哪里藏。老太太笑骂道,这猴儿,连我都编排起来了。王熙风继续拍,说道,其实老寿星本来头上也有一个坑,只是后来福气盛多了,才凸出来的。……如何,脸皮够厚,够无耻的吧。但在场的人都知道她在拍马屁,所以只能算低级马屁。
《红楼梦》中真有马屁高手在,那就是表面含蓄的冷美人薛宝钗。请看其表现,薛宝钗因温柔敦厚,深得老太太欢心,老太太要为她做生日。老太太问她爱吃什么?她挑老人喜欢的甜的酥烂的说,老太太当然高兴。问她爱听什么戏文,她挑老人喜欢的喜庆的,热闹的,点了一出鲁智深《醉打山门》。老太太不由得引为知己。如何,你遇到这样的马屁也一定浑身熨帖,照单全收。
当然也有不识相的家伙从旁打横炮。贾宝玉说,怎么宝姐姐也喜欢这样的戏文。意思是说她俗。你瞧人家脸不变色心不跳,说道,宝兄弟你光知道这戏热闹,不知道有一支《点绛唇》写得极好,说罢脱口念来。如此不由得宝兄弟不服。这就是实力,拍马屁的实力。王熙风行吗!
君子可欺以方,这种不露痕迹的投其所好,实在是防不胜防。小心薛宝钗式的人物,小心高级马屁。千万不要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习题训练
请根据上面学习的知识,分析这篇博文的观点和感想的触发点,体会如何概括引用评论点的材料的。
参考答案
本文是别样的《红楼梦》读后感,选取了了一个极小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文章吧王熙凤的马屁与薛宝钗的马屁进行了对比,证明薛宝钗式的高级马屁叫人更难识破,也更难提防。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概括引用材料的写法。文章涉及的内容在《红楼梦》里散见于好几回中,但是作者把这些内容高度概括,丝毫没有抄写原著的痕迹。这就是读后感的写法。
三、尝试作文
现在我们对读后感既有理性认知,又有感性认识了,可以开始学着写作读后感了。先看一篇学生作文。
例文
《西游记》之疑
朱祎峰
我这几天在读《西游记》,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确很精彩。但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细节不理解我道行不够,还是吴承恩没考虑周到。
在小雷音寺里,大圣被一副金铙给合住了。书上说:“限三昼夜化为脓血。”
这怎么可能呢?根据《西游记》交代,孙悟空这个家伙,不管天上地下,西方东土都没法除掉他。在老君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非但没炼死他,反到像给他洗了个“桑拿”,而且还送他一副“X光”。如来法力最大,却也只能压住他。这妖怪偷来的破饶,难道比老君炉、五行山更厉害吗?
孙悟空使尽了办法,没能从金饶里逃脱,最后还是亢金龙救了他。这里我又想不通了!大圣这么厉害,连一条逃出来的缝都找不到,而亢金龙却把大角顶了进去。难道孙悟空自己不能变成大角吗?难道他还比不上亢金龙?
等大圣出了金饶,却又神气了,一棒把金铙打个粉碎。这简直是自相矛盾一一在金铙里面,棒子是吃素的吗?
在其他章节中,我也有许多不解之处。例如:红孩儿的“三味真火”与老君炉里的火好象没什么两样,但大圣弄不过他;牛魔王的能耐并没长进,而孙悟空后来就是打不过他:猪八戒在拜唐僧为师前,有天篷元帅的本事,而跟了唐僧之后,却只是一只猪……
唉,百思不得其解也!
(本文发表于2000年7-8月《中学生优秀作文》)
简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理科思维”的读后感,用理性思维来看待浪漫主义的《西游记》,结果发现了很多的不合逻辑的地方,于是作者陷入百思不解之中。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差,让这篇文章别有情趣。注意,文中虽然说到的《西游记》的内容很多,但是说来很概括。而且只围绕着书中不合逻辑处说,很是集中。读后感的写法就是这样的。
练习题
读一篇自己喜欢的短篇小说,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提示
写成初稿后,请重读我们前面的“理论解读”,思考一下,再动手对作文修改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