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后感的写法1

(2012-02-17 08:06:16)
标签:

议论文

写作

教育

分类: 写作杂谈

读后感的写法1

——议论文写作入门之三

我楚狂人

一、理论解说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很常见的一种,也是实用性很强的一种,是指阅读之后发表的感想。随着阅读媒体的日益丰富,阅读电子书、广告之类发表的观感当然也属读后感的范畴。

读后感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自我角度”。由于读后感是阅读之后“我”的感受,是“我思我想”,而不是对所阅读作品的客观评述,这就与书评不一样,必然具有“自我角度”。其次,读后感通常是阅读后很直接的一点或几点感受,所以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不像书评可以洋洋洒洒,动辄万言。还有就是,虽然读后感是随感而发,但是应该有一个中心,不能“散”。毕竟是议论文,还得环绕着中心话题来展开。

读后感写作经常容易犯的毛病,除了上面说的话题容易“散”之外,还有就是引用原著的“度”的问题。读后感最忌讳大段抄录原著,毕竟还是发表感想为主。你大段抄录原著,人家不会就去看原著吗?但是,你的触发感想的“点”,还是要明确拈出,要让人家知道你是从何处产生感想的。所以这个度很重要。其标准就是“切口”要小,引用原著越集中越精简越好。牵涉原著较多内容的,要高度概括。

写好读后感,其前提必须读好原著,只有读懂读通原著才能触发感想。还有就是选择自己真正有感想的“点”写,只有这样才能想得深,说得透。

读后感与短评是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老师称之为“评感式作文”。我们这里就先说读后感。

二、佳作导向

写得好的读后感很多,我们不妨先来看两篇网上的博文。

例文1

打油诗的由来

我楚狂人

我们往往把一些语言浅显通俗而寓意显豁的诗歌称为打油诗,有时甚至吧自己的诗歌谦称为打油诗。那么到底什么是打油诗,又为什么叫做打油诗呢?恐怕就少有人说得清楚了。

其实打油诗缘起于宋代,据说宋代有个人名叫张打油,此人性格诙谐,才思敏捷,喜欢写一些俏皮的小诗,一时倒也脍炙人口。由此人们以人命名,称之为打油诗。

张打油的诗是很有才气的,我们不妨赏析下面这首写雪景的小诗,体会一下。诗云:“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共四句二十个字。第一句写雪花漫天飞舞,天地一片混沌,何等简练,何等气势。第二句写唯井口不能积雪,突现一个黑窟窿,观察之细,描绘之切可见一斑。第三句由静物转入动物,黑狗身上落满了雪花,变白了;有趣,但尚不见奇思,只有和下句连起来才见妙处。结句写白狗倒是看不出颜色变化,只觉得比平时肿出了一大块。妙不可言。苏州人有句老话,叫做“下雨下雪狗欢喜”。到下雪天,黑狗白狗满雪地奔跑打滚,弄得浑身雪,这情景给作者全写活了。

通过赏析上面的一首小诗,我们发现,打油诗语言浅显而意蕴深厚,通俗诙谐而绝不低俗,意象生动,耐人寻味。这才是真正得打油诗。

这样的打油诗又何曾低人一等了,这样的打油诗又岂是人人能写得出来的!你从此以后还敢随便说自己写的是打油诗吗?

简析

这是一篇很有情趣的读后感,由于所读材料本身短小,就比较容易引用,这方面未见功力。但是观点新颖,语言活泼,还是耐读的。

思考题

1.这篇读后感的观点是什么?

这篇读后感的观点是打油诗不简单。

2.这篇读后感怎样证明“打油诗不简单”这个观点的?

这篇读后感是通过对著名的打油诗赏析的方法证明了打油诗不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