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1

(2012-02-19 08:19:45)
标签:

议论文

写作

教育

分类: 写作杂谈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1

——议论文写作入门之四

我楚狂人

一、理论解说

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初学议论文还是讲究一些“法”为好,也就是先按照基本结构来。与记叙性文章相比较,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更具规律性,一般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大部分。当然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说法,有人称为“论点部分”、“论证部分”和“结论部分”;有人干脆把它称为三个问题,叫做“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说法不同,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

下面就说说这三个部分的要点:

引论,也就是论点部分,要求论点准确而简明。对初学者而言,我们一般要求开篇即亮出论点,这有两大好处,一是先明确论述对象,下面行文不易“散”;二是也不会被人误解为论点不明确,这对考试作文尤为重要。所谓论点准确,就是要在科学性上站得住脚,要符合我们时代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所谓简明,就是最好能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就能提取出论点,而不是湮没在字里行间。这个部分,就立论文而言就是树立自己的观点,就驳论文而言就是引出敌论,并摆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这个部分,在行文上要求简明扼要,最忌讳拖沓。

本论,也就是论证部分,要求合乎逻辑,说理透彻。本论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一般要占到全文60%乃至以上的篇幅。这个部分就是运用各种恰当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者批驳敌论。关于论证方法,以后再说。

结论,要求明确。这里可以是论点的重申,也可以是论点的深化。结论部分与引论部分一样,也应该简明扼要,不要拖沓。如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那是最好的了。

下面提供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供参考。

立论文

引论(一个自然段)

本论(三个或三个以上自然段)

结论(一个自然段)

驳论文

引敌论(一个自然段)

批驳敌论(三个或三个以上自然段)

结论(一个自然段)

当我们掌握了议论文的问题特点之后,可以稍稍突破这样的模式,如不少成熟的写作者常常在结论处才亮出论点的。但是初学者还是先“有法”再“无法”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