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的写法1
(2012-02-12 08:30:02)
标签:
写作议论文教育 |
分类: 写作杂谈 |
一事一议的写法1
——议论文写作入门之一
我楚狂人
一、理论解说
何谓一事一议?一事一议就是就某一事(或者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生发自己的议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样式之一,也是初学议论文写作必须掌握的样式,更是初学议论文写作比较容易上手的样式。所以,一事一议的议论文适合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入门训练。这种议论文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就事说理,扣事很紧,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其次是先说事(或现象、问题),再说理,说事要简明概括,避免使用叙述性语言;议论要切实,避免虚夸。再次是只选择事物(或现象、问题)的一个最恰当的侧面切入,切入点要集中,切忌面面俱到。
二、佳作导向
自古以来有不少一事一议的好文章,可供我们学习。下面介绍北宋散文大家王安石的一篇很著名的短文《读孟尝君传》,看看前辈是如何进行一事一议的。
例文1:
读《孟尝君传》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④,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②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终于。赖,依靠。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
③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只、仅仅。雄,长、首领。耳,罢了。
④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擅,拥有。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制,制服。
译文:
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贤士,贤士也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者的首领罢了,难道值得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在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
训练习题:
请分析这篇短文一事一议的“事”是什么?议论切入的“点”又是什么?说说有什么写作上的借鉴?
参考答案:
王安石的这篇《读孟尝君传》就“一事”,也就是“孟尝君是否真正得士”这个问题生发议论。从“鸡鸣狗盗之徒”这个点切入,强调了贤士不会与与鸡鸣狗盗之徒为伍的观点,从而推翻了千百年来的“孟尝君得士”这一传统观点。文章写得短小精悍,文笔犀利无比,读罢余味无穷。我们不必一定同意王安石的文章中的观点,但是不得不佩服这篇短文写得好。这就是一篇典范的一事一议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