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的写法3
(2012-02-14 08:19:01)
标签:
议论文写作教育 |
分类: 写作杂谈 |
一事一议的写法3
——议论文入门之一
我楚狂人
三、尝试作文
下面,我们可以尝试着学习写作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了。
题目:眼见未必为实
事情:生活中会有一些现象欺骗我们的眼睛,如沸烫的鸡汤不冒热气,误喝就会烫伤;傍晚的落日看起来会特别大等等。请从这类现象中选择一种,写成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例文:下面提供一篇学生作文,供同学们参考。
别被自己的感觉骗了
施正凯
你相信自己的感觉吗?先别妄下断言,看了图(1)后你感觉三线平行吗?在图(2)中你认为帽高长还是帽沿长?
恐怕大多数人在用尺测量以后,都会感到失望,看上去不平行,却会平行;看上去明显不等长的线段二条,居然等长。看来,有时自己的感觉也会骗你自己,因此,处事时不能一味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
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有许多现象都是假象,或许有许多现象会使人产生错觉,若上了当,便会做出错误的决定,用一块铁靠近一块磁铁,见磁铁向铁块飞来,便以为手里的是磁铁。当听到一个人的声音是好听的,便会想象人也长得好看。当见到一位长得端正的人,便会认为他是个好人。一碗鸡汤端上来,见气冒得不多,便以为不热,一喝却能“要你的命。”看到一人吃某物很香,便以为很好吃,一吃却大失所望。别人送礼给你,便觉此人不错,当知被利用时,才知受骗了。诸如上述事例,数不胜数。
那么,怎样可以不被自己感觉所骗呢?总不能连自己都不信吧?那当然不能,我们要对自己感觉加以筛选、证实,以达到所获得的感性材料都是真实的、正确的目的,通过这些正确的感觉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样,便能得到一双能穿透表面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我想,这样的一双“慧眼”谁都不会拒绝接受。
(本文发表于2000年12月5日《现代写作报》)
训练习题1:
阅读材料并按要求作文。
材料:
好象是《韩非子》里说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瞎子过小木桥,一不小心从桥面滑落。瞎子拼命抓住桥板,惟恐掉下送命。其实桥下并没有水,而且也不高,瞎子的脚离地也就一尺来高。所以旁边的人都劝他放手,说放下就是实地。瞎子怎么也不肯放手,直到筋疲力尽才无奈放手,心里还以为自己死定了。谁知道掉下后什么事也没有。瞎子自嘲道,早知道放下即实地,何苦死死不肯放手。
要求: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联系生活,自拟文题,写一篇一事一议的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注意,不要大段地抄写所供材料入文。
提示: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肯定有许多侧面可以切入,那么选择哪个角度切入呢?建议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要倾听善意的劝告”“生命是珍贵的”等角度切入,联系自己有感触有生活积淀的事例展开一事一议的论述。“不要抄写所供材料入文”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抄写所供材料是作文大忌。那么怎么办呢?就是要学会概括材料、生发观点,或纵向或横向地展开议论。这也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之一,值得重视。
训练习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作文。
材料:
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是父子二人牵着一头毛驴出门走亲戚,父亲牵驴,孩子骑驴。于是路人指指点点,说:“你看这孩子多不孝顺,父亲年纪大了,还牵着驴走着,他倒逍遥自在骑着驴。”孩子一听要紧跳下驴,让给父亲骑。谁知没走几步,路人又议论纷纷:“哪有这样的父亲,让这样小的孩子走路,自己骑驴。”于是父亲要紧吧孩子抱上驴背,一起骑。不料路人马上起哄,说:“这人真够狠心的,父子两骑一头瘦驴,也不怕把驴压死。”于是父子无奈下驴,考虑再三,无奈地抬着驴前行。这下路人大哗,说:“瞧这对傻父子,有驴不骑,反而抬着。”……
要求: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联系生活,自拟文题,写一篇一事一议的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提示:
这是一则古代笑话,流传很广,我们可以从许多侧面切入。那么选择哪个角度切入呢?建议从“不要盲从”“要善于分析别人的意见”“要有主见”“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等角度切入,联系自己有感触有生活积淀的事例展开一事一议的论述。还是不要抄写所供材料入文,因为抄写所供材料是作文大忌。那么怎么办呢?就是要学会概括材料、生发观点,或纵向或横向地展开议论。这也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之一,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