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的形象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谈天说地 |
拜年啦!祝大家龙年大吉!
中国龙的形象
——龙年说龙之二
我楚狂人
传说中的龙变化万端,难见其真实面目,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传说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若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鹰,能走,亦能飞,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又说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还有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又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龙的形象实在无可捉摸,《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这个“九不像”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呢?颇有争议。
《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另一说是:“嘴像马、眼像蟹、须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鳞像鲤、身像蛇、爪像鹰…”
还有一说是:“头似驼、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台湾画师相传的画龙口诀,也相当有趣:“一画鹿角二虾目、三画狗鼻四牛嘴、五画狮鬃六鱼鳞、七画蛇身八火炎,九画鸡脚画龙罢”,也许记住它,你也可以画出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呢!
闻一多说:“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e音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
综上所述:龙并非某种动物的虚拟化,而是具有各种特殊能力的各种动物的综合化。人们把这种理想化的动物称为“龙”, “龙”也就成了多种动物的综合体,“龙”也具备了多种动物的性能,因此“龙”也就无所不能。因为其无所不能,所以封建社会就被君主独占,被神化的“龙”成为最高权位的象征。如今,无所不能的“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标志。
中国龙,腾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