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村纪事

(2011-10-26 09:32:06)
标签:

旅游

苏州

分类: 姑苏风光

江村纪事

——吴中探幽之二十一

我楚狂人

吴江七都镇有个江村文化园,江村这个地方也许好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关心中国社会发展的人不会不知道费孝通的江村调查,这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学术起步的地方;江村文化园,实际上就是费孝通纪念馆,因为是建在江村的费孝通先生纪念馆,所以就格外有意义。

江村文化园是2010年10月24日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年之际开园的,建在在吴江七都开弦弓村,开弦弓村也就是江村。费孝通先生从1936年6月26岁时第一次访问江村,到2002年92岁高龄第26次访问江村,与江村结下了近70年的情缘,留下了《江村经济》、《重访江村》、《三访江村》、《江村五十年》等著作,这种情形在学术史上也是罕见的。

七都在吴江的西南部,原是港汊纵横的水网地区,据原来插队在七都的老知青介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从苏州到吴江七都,先要乘汽车到吴江县城松陵,然后换乘轮船到平望,然后再换轮船到七都镇,加上步行到生产队的路程,路上几乎要化一整天。想想,费孝通先生青年时代到七都江村,那就更加困难,应该就是要乘人摇船的航班,从家乡吴江北部的同里到七都的江村,路上恐怕一天也赶不到。这种艰难,是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

现在七都的交通极为便利,从吴江到江村文化园汽车也就是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吴江的南北快速通道还是把狭长的吴江全境紧紧联系起来了。据说江村文化园是利用了原先的一个仓库旧址改建的,并不奢华,普普通通的园门,并不很大的庭院,一泓池水,池水边是费孝通先生的坐像,一种很随意的生活场景。费孝通先生的纪念馆及副馆费孝通先生的姐姐,著名的蚕桑学者费达生先生的陈列馆外观都很简朴,没有华丽的装点,这符合费孝通先生的人品。洗尽铅华方是真,可见吴江人的艺术品位是很高的。

江村文化园的讲解员很一位很漂亮伶俐的小姑娘,口齿爽利,介绍到位,语言也明快,后来才知道她是现在仅有的四位“昆曲木偶”传承者之一,在展馆里我们还在荧屏上见到她与伙伴一起表演昆曲木偶。

讲解员先带我们参观费达生陈列馆,我们见到了费达生先生的不少生前遗物,包括她的生活用具。特别是还看到年迈失明的费达生先生摸索着用毛线针用桑蚕丝的毛线为弟弟费孝通先生编制“温暖牌”背心的录像时,不禁叫人为这种长达百年的姐弟情眼睛湿润。费达生先生献身蚕桑事业,直至48岁才与郑辟疆先生结为伴侣。老一代人为了事业而放弃自身生活的这种精神,叫人油然生敬。什么是人生信念?这就是人生信念!

在费孝通先生纪念馆里,我们见到了费孝通先生先生早年访问江村亲自摄下的照片,费孝通先生早期访问江村时江村的旧时景物和农民生活场景,早期的乡村工厂,用蜡像再现的费孝通先生搞社会调查的场景,等等。这一切,把我们带回了遥远的年代,看到了一代热血青年拳拳的报国之心。

站在费孝通先生晚年工作场面的蜡像面前,我在沉思:费孝通先生一生留下了七百多万字的著作,开拓了中国现代社会学,是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倡导者,是一位了不起的干实事的学者和领导者。但是,如今也有人在指责,说是费孝通先生提倡的乡镇企业破坏了环境资源,不利于持续发展。我想,这还是一个如何把人物评价放到具体历史条件里去的问题。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评价人物,总会失诸偏颇。想想费孝通先生早期访问江村的时代,我们就可以理解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了。当然,如果后人胶柱鼓瑟,只会死板地抄袭前人的话,这才是可悲的。

江村文化园,也许会引发许多联想的。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江村纪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