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昆山寻梦1

标签:
苏州感悟随笔情感 |
分类: 往事如烟 |
迷惘的昆山寻梦1
——娄江漫语之二十
我楚狂人
2011年10月3日,老友葛玮开车拉着我和家权去昆山寻梦。我们三个当年插队昆北周市的老“插兄”想看看这一生中最难忘的那几年生活过的地方还有什么影子可以捕捉,但是,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的村子没有了,现在是工厂和加油站;太平河杂草丛生,半淤塞状态;葛玮插队的龚家桥村夷为平地,河对岸是昆山生态园;周市老街冷清不堪,已经形如死街;昔日的村民也早已搬离,据说都住在附近的新村里,不少熟人已经先后离世;农田不见了,这里建造了工厂和高楼,还有就是废弃的荒田……这里现在是昆山开发区。
插队的日子,并不是一段愉快的回忆,这里有着几多辛酸。但是这里毕竟是我走向成熟的地方,魂牵梦萦。我1973年离开插队的周市公社平庄六队之后这回去过两次,一次是1982年,我在陈墓任教,与周秦一起回队里看看。那时我们村没有太大变化,我们的知青小屋还在。1993年我们借了一辆面包车去周市,同行的周秦夫妇带着年幼的女儿,葛玮带着同年的女儿,家权夫妇,朱蓓叶是唯一不在昆北插队者,加上我。那时我们村有了变化,几乎家家造起二层楼,闲得发慌打麻将。但是村子的格局依旧。也就是那次,村民们告诉我,说是这里将要开公路,正好把我们村劈成两半;还说这里要成开发区。那次见到的周市老街还生动着,周市镇的格局还是那样宁静而安谧,周市新街刚刚露出头角,但是远没有成形。
我这次是第三次回生产队,与上次时隔十八年,这里是昆山开发区两条主干道的交汇处——东西向的城北大道和南北向的青阳路就在我们生产队十字相交。于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好不容易找到了更楼桥,那座静卧在汉浦塘上的没有栏杆的平板石板桥依旧故我,这是我们见到的绝无仅有的保持原貌的景物了。但是更楼桥早已失去桥的功能,只是作为遗迹供人凭吊而已。
必须说,我插队的地方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但是良田没有了,有的只是钢筋水泥的森林。这也许就是发展的代价。我们的百强县之首就是以江南最好的农田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也许无法客观评估这一切,但是后人将会评说。
寻梦,但是找不到旧日的影子。不知应该为这样的变化高兴还是担忧。明知道寻梦的结果会是这样,但是我们还是去寻找了。莫非我们真的老了,对旧日的记忆看得那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