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风即人风

(2011-08-22 06:39:20)
标签:

教育

写作

杂谈

分类: 写作杂谈

文风即人风

——文风杂谈之一

我楚狂人

2011年8月18日,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的江苏省写作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的学术交流会上,南京大学王继志教授痛陈这样的观点:文风实际上是社会人文风气的反映。他还举了郭敬明剽窃他人作品被揭露后拒不道歉,此举竟得到其大量粉丝支持的例子,证明今天的道德观价值观已经出了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奢谈文风无疑是舍本求末。此论于我心有戚戚焉。

自古及今,文风总是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映,如“六朝衰靡”那是六朝整个士大夫阶层的腐朽没落的必然反映。所以,即使今天很被推崇的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也是把形式美放在首位的,所以钟嵘的《诗品》把陶潜诗只列为“中中”,连上品也不得入。唐代韩柳发起“古文运动”实因中唐的种种社会矛盾激化,士大夫阶层苦求出路的心态的必然反映。而今天,社会上“一切向钱看”,把唯物主义庸俗为“唯我主义”,把现实主义庸俗为“现在主义”,有人公开推销“厚黑学”,有人“只顾眼前闹得欢,哪管日后拉清单”,于是就文风而言假大空盛行。我们的学生偶尔也玩玩假大空,其根源就在今天的社会风气。因此,单单给学生“纠偏”无疑缘木求鱼。我们的学生文风不正,这是“下游”问题。上游清,下游才有可能清;上游污染,下游如何不被波及?

我们教师用几句苍白无力的说教试图扭转文风,形如螳臂当车,更如堂吉诃德与风车作战,惨败的下场是可以想见的。那么就真没有办法了?当然没有这样悲观。六朝衰靡尚能扭转,何况今天。我想,要扭转还得从根子上来,从年轻人的教育着手。我们全体教育者(不仅中文系的老师和中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把让学生懂得真善美,懂得廉耻,懂得社会责任感,懂得仁爱放在教育的首位。简单些说,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把让学生“学会做人”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文风才会随之而转变。

哪一天大家一致唾弃郭敬明们的抄袭行为了,哪一天人们不再“笑贫不笑娼”了,哪一天人们不再津津乐道“厚黑学”了,哪一天文风就有转变的契机了。

所以,文风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文风转变也不能靠写作教师的几声大声疾呼来解决。要在解决社会风气的大背景下才能解决。如果我们只是关在象牙之塔里面闭门谈文风,试图从理论上找到转变文风的药方,到头来只能是一场自娱自乐而已。如若不信,当拭目以待。所以今天我们应该走出象牙之塔,多做些有益的尝试。

一得之见,以求证于方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