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23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信、叛逆与审视1

(2011-07-31 06:43:53)
标签:

感悟随笔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学术争鸣

 

迷信、叛逆与审视1

——传统文化随感

我楚狂人

我们这个民族,对祖先留下的东西,也就是传统文化吧,有过几千年的迷信;而当我们从迷信中醒来,发现大大落后于世界潮流时,就叛逆,这一叛逆就是一百多年,如今已经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候了。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迷信是很厉害的,而且是愈演愈烈。这从生前并不走运的孔子死后地位节节拔高就可见一斑。我们的“至圣先师”生前并不走运,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惶惶如丧家之犬”,在从政这条路上走得很是狼狈,差点在“陈蔡之地”饿死,被迫与名声狼藉的美女南子会见后被弟子误会,弄得赌神发咒“天厌之,天厌之”。他是因为想做政治家不成功而转向做教育家思想家的。即使死后,还要被《列子》这样的书籍揶揄,说他被“两小儿辩日”说得云里雾里,被“盗跖”斥责得哑口无言。但是,自董仲舒以来,历代君主见到经过荀子、董仲舒等辈改造的儒家丢弃了“天下大同”的初衷,而成为“君权神授”、“家天下”的合理解释,于是大走其时。这种神化的改造,到朱熹为极致。于是这个失败的政治家,成功的教育家,抱憾的思想家就彻底变成了神。其实儒学与儒教不是一回事,孔子与“大成至圣文宣王”更不是一回事。

然而自宋代理学大盛,经元代的推崇,儒教与孔圣就是不容怀疑的偶像,人们顶礼膜拜,再也不会也不敢有任何质疑。随着明代用朱熹选定的《四书》作为法定的科举唯一依据,这样的迷信就推向极致。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到科举退出历史舞台。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祭孔与封禅一样,都是天下之大典。历代帝皇祭孔朝圣,对着孔子的神像行三跪九叩之大礼,用这样破格的尊崇昭告天下,孔教是至高无上的。

物极则必反。越是儒教走向极端,越是产生的怀疑加多。先是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的改造,特别是明代“左派王学”泰州学派王艮等的新见,继之有李贽的叛逆,但是都不能改变迷信的大局。于是就这样迷信下去了。儒教是传统文化之一种,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儒教讲究“肖”,肖者,像也。所谓“先王之道”,所谓“三年无改于父道”,一切都是老的好。于是儒教的迷信也就泛化为传统文化的迷信。所以鲁迅曾经很极端地说,在中国,即使一张写字台要挪个地方,也要经过流血斗争。(大意,不保证完全是原文,但保证符合原文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