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动学生的诀窍

(2011-07-29 06:23:37)
标签:

感悟随笔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调动学生的诀窍

我楚狂人

借班上课,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不了解学生情况,从而与学生感情隔膜是一大障碍。于是许多借班上课的老师都会想出种种招数来与学生沟通,那些擅长以学生的问题来推进课堂流程的老师尤其如此,如上海的钱梦龙老师。我们通常把这种沟通称为调动学生情绪(简称调动学生),或者调动课堂气氛(简称调动课堂)。一般来说,如果调不动学生,这堂课基本上也就失败了。但是,即使课堂的艺术大师,也有调不动学生的时候。2005年夏,我在山东曲阜,有幸观摩了78岁的钱梦龙老师的一堂课,那堂课很意外的就没有调动成功。当时我写了一篇《有感于钱梦龙走麦城》,其中一段记述了钱梦龙老师的调动学生失败的经过,大致如下:

钱老师事先把要上课的阅读文本(课外的)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准备问题。课堂上照例进行了“钱氏对话”。

钱:哪一位是班长啊?

(班长有礼貌地起立)

钱:请问班长,你们班级的特色是什么?

班长:创新。

(按:似乎一切在钱老师的预想轨道行进。且慢,班长用一个词回答,而不是完整的句子,也许不是好兆头。)

钱:创新好啊,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创新。(按:调子有些高了。)同学们,我们事先请大家读了一篇文章。(按:具体文章名字我忘了。呵呵!)请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举手。

(学生静默安坐,没有举起一只手。全场哑然。)(按:意外!)

钱:(连问三遍,不见举手,神色渐变。于是再问)那么没有看过的同学请举手。(按:钱先生近乎无赖了,实在逼得没法子了。)

(学生静默安坐,依旧没有举起一只手。全场开始骚动。)(按:更意外。没想到堂堂钱梦龙先生会这样问,更没有想到曲阜的学生会这样不给面子。以下略。这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

我在想,山东曲阜,虽说孔圣故里,毕竟是一个县级城市,与钱先生的老家得风气之先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情况迥异。上海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乐于交流,喜欢成为视线焦点;也许曲阜的学生矜持、内敛,喜欢谋定而动?(按:没有调查过,不敢确定。)适用于上海学生的“钱式对话”未必适应曲阜的学生。艺高而胆大的钱先生尚能走麦城,可见与不熟悉的学生沟通的难度了。

这次就有实例。7月17日上午在扬州新华中学分两组进行高中组赛课,其中一组(在维格教室上课的,听课老师在报告厅看实况的。是B组吗?)同一批学生,前三节课调动都不太成功,学生发言声音小,发言被动,甚至言不成句。真叫人怀疑扬州生源排第三的新华中学的学生就这个水平?但是第四节课,正当大家有点疲劳之际,那位来自江苏赣榆的男教师(赛课之珍稀动物啊,如今赛课美女如云)的课上这批学生叫人眼前一亮。发言主动而声音响亮,有条有理;说到动情处竟至声泪俱下。我感到震惊。细想这位老师没有刻意使用调动的手段,是直接入课的;要说原因,恐怕就是始终保持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姿态。这位老师没有刻意调动而成功调动学生了,因为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学生之间,融入“课”之间了。他先感动了自己,同时就感动了学生。

语文老师不能感动自己,何能感动学生?我想,调动学生的关键也许就在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