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东南游记2(补发)

(2011-01-24 08:14:12)
标签:

黔东南游记

分类: 天南地北

黔东南游记2(补发)

张长霖

一、释道儒三家合一的镇远清龙洞

释道儒三家合一是中国古代不少人的梦想,主要是道教人物的想法。著名道士张紫阳和王重阳都曾说儒、释、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我们不妨打开坊间习见的消闲小说《封神榜》,其中禅教教主原始天尊有一个并不太出众的弟子叫做慈航道人,便是佛教中法力无边的观世音菩萨。更有道士曾神神秘秘地对我说,老子才是三教至尊。孔子向老子问学,这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但老子出关以后呢?老子出关后便到了天竺,收了一个了不得的弟子,那就是释迦摩尼……我闻言大笑,打趣说,照此渊源,岂不是天下的道士都是天下和尚的师傅了!道士居然正颜称是。这些当然是道教一厢情愿的说法。

但在黔东南的千年古城镇远真有一处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群,那就是镇远青龙洞。

古城镇远与湖南的怀化相近,单看这些地名就叫人产生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在中原文化为主导的漫长历史中,汉代乃至以前贵州北部遵义一带曾被称为“夜郎”“鬼方”,是极边远的地方。“夜郎自大”从某种意义来说,反映的是双方的不沟通。

镇远青龙洞被称为黔山首屈一指的洞天。青龙洞古建筑群青龙洞古建筑群面临舞阳河,坐落在镇远城东的中和山上,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占地面积(包括跨水面)两万一千两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六百平方米。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依洞傍崖,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画栋雕梁,青瓦红墙,错落有致,曲径回廊,庭院幽静,。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工艺,使其呈现出“洞中建楼”、“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曾有一位建筑学家说:积麦山洞窟群举世闻名,青龙洞在依山而建直上山顶这一点上可与之比高;山西悬空寺蜚声中外,青龙洞在建筑艺术的精湛上较之更胜一筹。

有一副"舞水无双福地,黔山第一洞天"的对联,上联说青龙洞是舞水流域独一无二的福地,下联说青龙洞是黔山首屈一指的洞天.但这幅对联被匠人巧妙的镶嵌在青龙洞建筑之中,游人一定能看的到,但多数

人不知那是一幅对联,你每个字都会认识,但你一定想不到那居然会是汉字!

青龙洞把儒、释(佛)、道三教融汇在一起,既有道教道观、庙堂、佛教佛殿经楼,也有儒家的书院、考祠。各教建筑之间也十分合谐协调。相传明太祖朱元璋钦赐封号的云游道人张三丰(又称邋遢仙人)曾修炼于中元洞内。至今还留有他下榻的仙人床、包袱、雨伞和练丹炉(均系钟乳石凝聚而成的形状)。张三丰认为,儒、释、道三教,创始人虽然不同,然学说都称之为道,目的都是为了克己利人,是相同的。看到青龙洞老君(即,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聃)殿和圣人(即儒教创始人孔子)殿以及佛教的观音殿、玉皇阁等修在一起也就不觉得惊奇了。这里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生就山腰。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青龙洞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镇远青龙洞,在惊叹建筑工艺鬼斧神工的同时,想一想三教融通的思想,还是很有意味的。可惜那天我们安排在青龙洞的时间太紧张,我只能顶着38度的高温,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圈;也只来得及到了观音阁,来不及到顶。同行的老头老太则不用说了。没有时间细细品味,真的很不尽兴。

附言:当时不知何故,少发了这一段,今天补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唐代的词1
后一篇:唐代的词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