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23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饼的故事

(2010-09-22 07:21:57)
标签:

习俗

文化

分类: 谈天说地

月饼的故事

我楚狂人

月饼是中秋的代名词,是团圆的象征。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中秋吃月饼的?这已经很难考证了,有人说最早就是风流皇帝唐玄宗用来拜月的。这个唐玄宗特别会来事,如果月饼的专利权算在他的头上,也不为过。北宋开始,宫廷里流行中秋供月亮,有斗香月饼,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有记载。后来这一习俗流入民间,到了南宋遂成风气。香甜的月饼,由富庶的宋朝人推广,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象征团圆吉祥如意的月饼背后藏着一个血淋淋的故事,也许就不是人们能够想到的了。那是我幼时听老人说的,说是月饼是“杀鞑子”的联络信号。所谓“杀鞑子”,也就是史学家说的元末农民大起义了。

众所周知,元朝入主中原,其游牧民族的野性不改,民族压迫非常惨烈。史学家告诉我们,当时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早期被征服的西域人、中亚细亚人)、汉人(先期被征服的北方汉族人)、南人(最后被征服的南方汉族人),蒙古人无故杀死汉人、南人,只要赔偿一匹马就行。汉人、南人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没有自由往来的权力。一个蒙古人管十家汉族人,可以决定生死,甚至享有“初夜权”……元朝,是汉民族最不堪回首的时代。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歌颂杀人魔王成吉思汗!

元末,为了串联反元,汉族人就利用中秋节互送月饼的机会相互联络,联络的内容就在月饼下面那张衬纸上。就这样,千万只月饼在流动,千万颗不屈的心在沟通,汉族人终于同时举起了复仇的大旗,转眼抗暴的烈火就席卷了华夏大地。

如今,月饼的价格越来越离奇,包装越来越离谱,那张纪念意义非凡的衬纸却渐行渐远,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经过了明清两代奴化的汉民族的血性已经所剩无几了,不知何时会消磨光。中秋前的四天是“九一八”,也许人们早忘了北大营的枪声,而光惦记着“就要发”了。好在小鬼子在钓鱼岛闹事提醒了我们一把:别忘记国耻啊!

朋友,吃月饼时别忘了那张衬纸,不管它在还是不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