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唱诗
(2010-09-16 07:02:50)
标签:
文化唐诗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旗亭唱诗
——闲话唐代文化之七
我楚狂人
话说开元年间某一日,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一起到旗亭喝酒,不久又有四个漂亮的歌姬到旗亭小聚。王昌龄说:“咱们哥三个也算是有点名头的了,但是倒不便自己排一个先后位次。今天咱们在暗处看各位歌姬演唱的诗歌,谁的诗被唱的多,谁就占优。”不久一个女子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得意地在壁上划了一道,说:“不好意思,我占先一首绝句了。”接着又一女子唱道:“开箧泪沾臆……”高适也在壁上划了一道,说“这是我的绝句了。”接着又一女子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王昌龄又划了一道,说:“我两首绝句了。”王之涣指着没开口的那个最美的女子说:“这个女子开口,必唱我的诗。果真如此,你们就拜我为师。”不久,那个梳着双丫髻的美女开口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果真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众人大笑不已。
这就是流传已久的“旗亭唱诗”的文人雅事,事见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当然这段轶事有为王之涣造势的嫌疑,但是我想说的不是这个。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唐人的生活中是一种流行,一种时尚。
首先,我们清楚看到,盛唐时期诗都是用来唱的,也就是今天的歌词;诗人也就是歌词作者了。其次,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当时也就是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的。因此,唐诗在唐代就是通俗文学,不是雅得不近人间烟火的玩意儿。唐诗在唐人眼里实在是生活的一部分。其三,可以看出唐人的生活很自由,很开放。“旗亭”其实也就像今天的酒吧,三二知己去“泡吧”,期待一些艳遇。于是以美女唱自己的作品而沾沾自喜,诗人不是泥塑木雕的神像,而是活泼泼的人。唐人很可爱,很率真。
一切经典都经过了初期的流行,经过了时间的淘洗,沉淀,淘汰,升华。唐诗是这样,宋词是这样,明清小说是这样。其实施特劳斯也是这样,荷马史诗也是这样。
因此,不要鄙薄今天的流行,也许洗尽铅华,明天会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