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元(宋蒙)战争概述3

(2010-08-09 06:46:07)
标签:

文化

宋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宋元(宋蒙)战争概述3

——宋史札记之六十五

我楚狂人

三、忽必烈的中间突破战略

宋开庆元年(蒙古中统元年,1259年),贾似道隐瞒乞和真相,谎报战功,被擢为右丞相,唯恐真相败露,极力打击陷害有功将领,优秀统帅孟珙被落职闲居,高达、余玠等重要将领也落职。度宗赵禥继位后,贾似道专权,军政愈加腐败,民力益竭,将士离心,战备松弛。同时忽必烈平定内乱,继汗位,即着手整顿军队,督造战船,组训水军,进行灭宋准备。并制定了先取襄樊,实施中间突破,浮汉入江,直趋临安的方略。

蒙古至元五年(宋咸淳四年,1268年),忽必烈命都元帅阿术、刘整率师包围襄樊,后以枢密副使史天泽主掌军务。鉴于襄阳、樊城城池坚深、军储充足,史天泽决定长围久困,待机而破,并于六年六月完成对襄樊的包围。此后,蒙古军多次击退宋军援兵。襄阳守将吕文焕曾多次出击未能打破被围局面,襄阳、樊城孤立无援。八年,蒙古改国号大元,令军加紧攻城。十年一月,元军水陆夹攻,配以威力较大的回回炮,破樊城。二月,吕文焕以襄阳城降。

元军破襄樊,忽必烈强令征兵10万,增加攻宋兵力,决定乘胜直捣南宋腹地。命驻蜀元军进攻各要地,以阻宋军东援;命淮西行枢密院使合丹、刘整攻淮西,淮东都元帅博罗欢等攻淮东,牵制两淮宋军;以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平章政事阿术等率领主力,自襄阳顺汉水入长江,直趋临安;并告诫伯颜勿妄杀,以争取人心。十一年九月,伯颜率水、步军进至郢州,绕过宋将张世杰的阻截,顺汉水趋汉口,以声东击西之计,袭占沙芜口,屯军江边。以捣虚之计,突破宋军防线,占领鄂州。旋以降将吕文焕为先锋,战抚兼施,顺江东进,宋沿江州府纷纷归降。十二年二月,伯颜率军于丁家洲大败宋军精锐,继而攻占建康(今南京)、镇江(今属江苏)等重镇,逼近临安。时张世杰、文天祥等奉诏率兵入卫临安。宋廷命文天祥扼守平江(今江苏苏州),屏蔽临安;命张世杰率军向镇江方向反击元军。七月,张世杰率舟师于焦山(今江苏镇江东)江面列阵,欲与元军决战,遭火攻,溃不成军。忽必烈命伯颜乘势率主力攻取临安。为分宋军兵势,牵制各地宋军入援临安;令阿术率军攻扬州;阿里海牙攻湖南;宋都带等攻江西。十月,伯颜分军三路向临安进发。十三年(宋景炎元年,1276年)正月,会师皋亭山(今杭州北),宋廷拒绝张世杰、文天祥提出的背城一战以图求存的建策,一面送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南逃,一面遣使向元军请降。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相继离去。二月初五,宋恭帝赵显率百官于临安降元。淮西制置使夏贵以淮西降元。至此,南宋实际上已经灭亡。

忽必烈这个阶段的中间突破战略,是在前一阶段战略大迂回的基础上得以实施的。改国号为元,这是忽必烈“正名分”的重要政治举措,而“不妄杀”的诫令则是建树“王者之师”的重要手段。还有,就是大批汉族官员、将领出现在忽必烈的团队中,征服汉民族从来需要汉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