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元(宋蒙)战争概述2

(2010-08-08 06:38:04)
标签:

文化

宋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宋元(宋蒙)战争概述2

——宋史札记之六十五

我楚狂人

二、蒙哥时代的战略大迂回

南宋在同蒙古军作战中,逐渐形成守长江上游以固下游,守汉淮以蔽长江的防御体系,加强了四川、荆湖、两淮三个战区的设防。四川战区,余玠采取守点控面的防御措施,建立以重庆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的梯次防御体系。荆湖战区,宋安抚制置大使孟珙招兵置军,大兴屯田;为阻止蒙古军过夔门沿江东进,实施了梯次防御。江淮战区,在军事重镇和要点加筑城寨,增兵守备,并于城寨百里以内,三里一沟,五里一渠,遏制蒙古骑兵长驱奔袭。同时还造轻捷战船,以水、步混编组成游击军,屯戍长江。

蒙哥继汗位后,针对南宋防御部署,命四川、河南、山东诸军开辟屯田,与宋军争夺城镇与堡寨。蒙哥鉴于水军缺少,难以越过长江天险,决定采取战略大迂回,从翼侧及侧后攻宋。

蒙哥汗三年(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九月,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军征大理(今属云南)(参见忽必灭大理之战)。忽必烈分兵三路南进,自率中路经满陀城(今四川汉源北),再渡大渡河,取古清溪道南下,穿行山谷2000多里,三路会师后全歼大理军主力,占领大理城。旋即忽必烈北归,留兀良台等继平大理诸部。六年六月,蒙哥以对南宋的侧后包围已告完成,开始由两翼攻宋。右翼,命兀良合台自云南,帖哥火鲁赤、带答儿自利州(今四川广元)、兴元(今陕西汉中),南北对进攻四川;左翼,命宗王塔察儿、驸马帖里垓攻宋两淮。十二月,右翼,兀良合台、帖哥火鲁赤等会师于合州(今四川合川东)附近后,各按原路返回。左翼,塔察儿军至山东,因军纪不严被召回。八年二月,蒙哥亲率大军攻宋。命兀良合台自大理经广西北上策应;命忽必烈南攻鄂州;自率主力攻四川,企图东出夔门,浮江而下,待三路会师鄂州后,合兵攻临安(今杭州)。七月,蒙哥率军4万由陇州(今陕西千阳西北)经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南进。是年冬至利州,先后克降苦竹隘(今四川剑阁北)、大获(今苍溪东南)、青居(今四川南充南)、大良平(今四川广安东)等城。先期入蜀的蒙古军,由纽璘率战船200艘沿江东进,占领涪州(今四川涪陵),造浮桥以阻宋军援蜀,又于铜罗峡据险为垒,阻扼重庆宋军北进。九年二月,蒙哥率军围攻东川防御要点合州。守将王坚依托险峻地形和坚固壁垒,固守力战。蒙古军连攻5月不克。后蒙哥亲临现场督战中炮风,卒于军中,进攻四川的蒙古军撤军北归。同年九月,忽必烈率军进至长江边,虽得蒙哥死讯,仍令诸军自阳逻堡(今武汉东)渡江,围攻宋要地鄂州;并派兵接应兀良合台军北上。忽必烈督军攻城两月未克,闰十一月,得知阿里不哥准备在漠北称汗,决定北归争夺汗位,遂扬言攻临安,以迷惑宋军。宋军统帅贾似道在各路援军集结鄂州附近,又得知蒙哥死讯的情况下,不乘机反击,却擅自遣使以划江为界,且岁奉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向蒙古军乞和。忽必烈趁此允和,撤军北归。

这个阶段,蒙古军实施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迂回,其非凡的战略气魄,足以载入世界军史之中。若非蒙哥战死,引发蒙古统治集团的权力之争,南宋王朝危矣。但是,贾似道放过了千载难逢的翻盘机会,与忽必烈媾和。贾似道是千古罪人。

至此,蒙古军已经有两位大汗死在对宋作战的战场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