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的文化10

(2010-05-28 07:18:13)
标签:

文化

宋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宋代的文化10

——宋史札记之三十三

我楚狂人

五、宋代的艺术(续2)

(三)宋代音乐

我们通过《唐才子传》“王维”等篇目及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想见唐人的音乐世界。同样的,我们通过《东京梦华录》、《梁梦录》等相关内容可以想见宋人的音乐世界。

宋代的中国已经高度都市化了,据史料记载,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十几个,至宋代已激增至四十余个。汴梁、成都等一些城市成了国内的商贸中心,沿海一带的泉州、杭州、广州等大都市则成了国际贸易中心。这些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娱乐场所,汇集了大批的专业艺人,这就推动了音乐在城市的发展。因此,宋代的市民音乐就高度发达了。这可以看作是宋代音乐的最大特色。

音乐走出宫廷,逐渐趋于民化。为适合市民阶层的品位,唐代的大型歌舞不再流行,而说唱、戏曲等多种民间音乐艺术得到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综合艺术戏曲的产生,使中国音乐的主流从此由唐以前的歌舞音乐转为宋以后的戏曲音乐,所以宋代应该是是中国音乐的转折期。

宋代市民音乐的活动场所有瓦子勾栏、茶馆、酒肆以及寺庙等,其中主要以瓦子勾栏为中心。瓦子是商品贸易集中地,也称瓦舍、瓦肆,里面设有各种店铺和娱乐场所,五花八门,一应俱全,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梦梁录》称“城内外创立瓦舍,招集伎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瓦子中用栏杆和幕布围起来的固定演出场地叫勾栏或乐棚,用于各种民间艺术的演出。宋代瓦子勾栏里的各种音乐活动十分活跃,观众如潮,天天客满。《东京梦华录》载,“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演出形式大致包括了歌舞、说唱、戏曲、木偶戏、杂技等各种艺术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一些名家名角,这些民间艺术家不仅演技精湛,善于创新,如北宋勾栏艺人孔三传创立了大型说唱音乐诸宫调,南宋杭州勾栏艺人张五牛根据“鼓板”中的《太平令》,创造了一种散板和定板混合运用的歌曲形式——赚。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和繁荣,直接催生了元杂剧的产生,也进一步为中国后世戏曲艺术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此外,还有词的演唱音乐的成熟,至今还留存着白石道人的乐谱,这是充分可信的宋代雅乐,至今还在演奏。

总之,宋代的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超过了前代,这是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

宋代的艺术就写到这里。当然宋代的艺术成就远不止这些,如宋代的造园艺术就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但是这里就不铺开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宋代的文化9
后一篇:宋代的文化1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