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把学生“克隆”成自己

(2009-11-04 07:36:18)
标签:

写作杂谈

杂谈

分类: 写作杂谈

不要把学生“克隆”成自己

不要把学生“克隆”成自己

我楚狂人

某研讨会,一位自称“疯狂”的可爱的年轻女教师发牢骚,她说自己很苦,每个学生的作文都面批,疲于奔命。她说自己很失望,她给学生辛辛苦苦批啊改啊,可是学生的文章还是改不到她的理想效果。

我听了这番话,首先对这位还是个大孩子的年轻教师表示由衷的敬意,她实在是一位很敬业的老师。其次我要给她说,她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她束缚了学生,她在做把学生“克隆”成自己的傻事,错事。

过去有一句叫得应天响的话,那就是把教师“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好像这还是一位大名人的原话。其实这句话大错特错,因为这句话违背了教育的本原价值。教育不是宗教,教师也不是传教士,教育不能塑造灵魂。同样的学生不是待加工的零件,不是改造的对象;学生是人,是有灵魂有思想的人,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不能俯视学生,更不能要求学生仰视教师。一切对学生“修剪”过度的做法都是违背教育的本原价值的。

孔子的教育原则中有一重要内容,那就是“因材施教”,“求进由退”的教育案例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至今叫教育家赞叹。教育是引导,甚至是诱导。引导的结果是让学生把自己的长处充分展示,成为优势,成为有用之材。孔子从来没有做把颜回、子路、子贡等得意弟子“克隆”成自己的事,只是引导学生“各言其志”。圣人尚如此,何况我辈凡人!

宽松点,特别是写作教学中更要宽松点,千万不能因自己的好恶来武断判定学生的习作。基本功差些不要紧,紧要的是学生不能失去自我。

 

附文:下面一篇习作是我的学生作文,原稿错别字病句连篇。但是这是一篇有思想的习作。我指导他改正了错别字病句,推荐发表在《苏州日报》上,得到好评。后来又发在2000年7-8月《中学生优秀作文。后来各地此类文章就多起来了。

《西游记》之疑

苏州市第五中学98级高一  朱祎峰

    我这几天在读《西游记》,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确很精彩。但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细节不理解。是我道行不够,还是吴承恩没考虑周到?

    在小雷音寺里,大圣被一副金铙给合住了。书上说:“限三昼夜化为脓血。”    这怎么可能呢?  根据《西游记》的精神,孙悟空这个家伙,不管天上地下,西方东土都没法除掉他。在老君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非但没炼死他,反到像给他洗了个“桑拿”,而且还送他一副“X光”。如来法力最大,却也只能压住他。这妖怪偷来的破饶,难道比老君炉、五行山更厉害吗?

    孙悟空使尽了办法,没能从金饶里逃脱,最后还是亢金龙救了他。这里我又想不通了!大圣这么厉害,连一条逃出来的缝都找不到,而亢金龙却把大角顶了进去。难道孙悟空自己不能变成大角吗?难道他还比不上亢金龙?

    等大圣出了金饶,却又神气了,一棒把金铙打个粉碎。这简直是自相矛盾一一在金铙里面,棒子是吃素的吗?

    在其他章节中,我也有许多不解之处。例如:红孩儿的“三味真火”与老君炉里的火好象没什么两样,但大圣弄不过他;牛魔王的能耐并没长进,而孙悟空后来就是打不过他:猪八戒在拜唐僧为师前,有天篷元帅的本事,而跟了唐僧之后,却只是一只猪……

唉,百思不得其解也!

(本文发表于2000年7-8月《中学生优秀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思想与文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