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烟霞05打开封存书库的大门

(2009-10-11 09:12:47)
标签:

杂谈

大学

文革

分类: 往事如烟

大学烟霞05打开封存书库的大门

打开封存书库的大门

——大学烟霞之五

我楚狂人

当年我们进大学的共同目的就是从田角里爬出来,个别城里来的除外。至于其他具体的目的,那就各不相同了,有人是为了镀金,回去好升官;有人为了教书方便些,准备抄点教案回家用;有人想借机解决婚姻问题;有人想以此为阶梯,成为上流人物……而我,很单纯,就是想好好看书,看大量大学外看不到的书。所以我一进大学,就一头扎进图书馆,有计划地看点书。

由于当时我获准可以不上许多课(这个,后面我会说到),我就可以大把时间放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当时的阅览室是非常清静的,大多时间,上午就是我一个人看书,下午会有几个体育系的女生看画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年纪偏大了,有夏淡人、瞿冠群两位常熟籍的老先生,一位姓熊的老太太,一位章姓的中年女老师。空荡荡的阅览室,就我一个读者,总有些扎眼,一来二去也就与他们熟悉了,每天我没看完的书只要说一声,明天准会帮我放在我常坐的靠窗的座位上。每逢此时,我总是对他们感激地一笑,然后低头看我的书,做我的卡片和笔记。

一天下午,夏淡人先生笑眯眯地走到我身边坐下,问我,可不可以给图书馆写书评。我说可以,但是要让我进书库去找书。夏先生说,没问题。只要我每月交一篇三千字的书评,可以让我进书库自己找书。大家知道,大学借书本就是开架的,我说的书库不是开放的书库,而是所谓封存书库。“文革”期间,绝大部分书都成了“大毒草”,成了“批判对象”,被封存起来。只有“批判”时才能使用。我获准进封存书库,对我而言无疑是获得了金矿开采权。我如饥渴已久的饿汉扑到书堆里,拼命地读书。因为我以前做学问都是从古典文学入手的,外国文学底子不厚,于是我先按计划系统地阅读法国文学、俄罗斯文学,读原著(翻译本,我的外语基础不怎样),读相关史料,读相关的研究资料。后来又读了《文心雕龙》(范文澜注本)。再后来又带着系里的任务读白本的新旧《唐书》。至于书评倒并没有每月交,只是写了几篇,也都在图书馆内部的油印刊物上发表了,有一篇评雨果的《九三年》的,自己觉得还有些意思。那时,只要凭我的字条,就可以到封存书库借材料,也算特殊待遇了。

大学时期,是我一生读书最用功的时期,差不多每天我都要在自修教室看书到十点多,有时甚至十二点。因为得到这次读书机会太不容易了。

现在的学生,小学中学逼着读书,自己不会读书。进了大学就基本不读书。这是不是颠倒了。其实大学阶段才是最重要的读书时段。

题头图片是江苏师院红楼图书馆,珍本善本和旧期刊都藏在这里。我在这里读了全套《学衡》杂志和许多其他书。这里是以“经史子集”分库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