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烟霞04方言趣话

(2009-10-10 07:59:07)
标签:

杂谈

大学

文革

分类: 往事如烟

大学烟霞04方言趣话

方言趣话

——大学烟霞之四

我楚狂人

开始新生入学教育了,我们年级分两个班,每个班五十个人,分五个小组,我所在的是中文系73级二班第三小组。

大学就是“联合国部队”,照当年的说法就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小组的组长叫朱冬英,来自东台,却有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另外的女同胞有来自无锡市区的许静华和来自无锡县(现在也是市区了,无锡县成了无锡市的锡山区和惠山区)杨瑞芬,无锡人在我们班上有9人之多,又很有同乡观念,这是班上的“大族”。还有一位是响水来的郝梅英,有点多愁善感的样子。男同胞是我们宿舍的四位,我和常熟的李家祥,来自望亭发电厂,老家沙洲的(现在叫张家港)刘定华,来自盐城的卢广庭。再有是隔壁宿舍的董志桥(有时又写“翘”不知那个对?),来自海安,才气横溢的样子。再一个就是插队吴江,老家南京的韩广才,他与董志桥一个宿舍。

一个小组第一天坐在一起,总要自我介绍一下。一开口,我才知道,我们中文系的新生普通话有多烂,简直就是不忍卒听。第一天就闹了误会,郝梅英自我介绍结束,刘定华一句也没听懂,用沙洲话悄悄问我:“伊讲格啥个?”偏偏郝梅英耳尖听到了,很生气地说:“他怎的说小狗的唦!”我一听要紧给双方作翻译,原来郝梅英把“啥个”听成“小狗”了,大家一时几乎笑岔了气。

日子长了,笑话也就多了。如南京话“l”“n”不分,所以把“南京”念成“兰京”的才是真南京人。响水人“ang”这个后鼻音念成前鼻音“an”,所以“响水”要读成“咸水”。再如宜兴人把“an”读成“a”,鼻音没有了。我当时就编了一句话来学宜兴人说话,“撒觉撒撒只阿大,吃(读入声)撒两法”,意思就是“三角三三只咸蛋,吃三两饭”。气得宜兴人说,我们宜兴人说话是难听点,但是也没有这么难听的。我说,这叫做典型化,叫做“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其实,在江苏师院校园里,约定俗成地流行着一种特殊的方言,那就是用普通话的语调,混杂使用苏南方言的语汇而成的特殊方言。例如“阿去白相”,“好玩是好玩得来”等等。我把它叫做“师院方言”,现在应该叫做“苏大方言”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