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烟霞01一雨成秋

(2009-10-07 13:38:09)
标签:

往事如烟

杂谈

大学

文革

分类: 往事如烟

大学烟霞01一雨成秋

一雨成秋

——大学烟霞之一

我楚狂人

1973年9月3日,这是我进大学的第一天。刚从田角落里爬出来,迷迷糊糊就踏进了了大学门,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还在怀疑做梦。因为,从插队的那天起,我就以为这辈子与大学无缘了。现在跨进了大学门,虽然只是家乡的一所大学江苏师院,不是我从小向往的北大,毕竟还是进了自己希望的中文系,心里有种满足感,甚至饥饿感。我想喊一声,大学,我来了!但是终于没有喊,毕竟我不是毛头小伙子了,我已经插队五年了,我已经内敛了许多。

报道后就到宿舍安排床位。我们的宿舍就在方塔后面的第六宿舍,东半边楼是男生宿舍,西半边就是女生宿舍,中间楼道砌断,分别楼梯上下。当时大学的条件不算好,一个大一点的宿舍要住七八个人,小宿舍住四人。我们宿舍在二楼,上楼梯就是一条东西向的走廊,走廊东边尽头北边是厕所和盥洗室。走廊南北都是宿舍,南边宿舍大些,北边小些,开间一样,进深不同。上楼梯右手第二间的南侧就是我们的宿舍,宿舍是狭长的一间,南墙正中是一扇窗,采光通风晾晒衣物全靠它了。窗两侧靠墙是两排双层板床,床框上已经贴好各人的名字,也就没有争议了。

不一会宿舍的人齐了,年轻人容易相处,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就算是认识了。东边靠窗的上铺是盐城来的,叫刘宁,全宿舍年纪最小的一个,后来知道他是全班年纪最小的男生。下铺是姚鹤鸣,无锡市区的,复员军人,从工厂来。东边进门处的下铺是李家祥,常熟人,64年就插队的。上铺空着,公用放箱子的。西边靠窗上铺是顾惕,南通市南通县人,据说已经在县里搞通讯报道了。下铺是刘定华,望亭发电厂选送的。他和姚鹤鸣都是带着工资上学的,就算宿舍的有钱人了。他和姚鹤鸣年纪是全班第一第二,因为是城市户口,他们是“超龄”的。城乡差别呀!靠门一边上铺是盐城来的卢广庭,据说已经当了几年的民办教师了,是我们宿舍仅有的有教学经历的人。下铺就是我,与李家祥对面。后来的日子里,我和老姚、家祥、刘宁成了好朋友,和卢广庭的上下铺关系也还好,而刘定华是游离在宿舍之外的。顾惕不大与人交往,不久就搬到另外的宿舍住了,据说是失眠,受不了我们的“卧谈会”。

刚结束插队生活,进了大学,有每月十四元五毛的生活补贴,不用自己烧饭,上食堂就餐打开水,有大把时间看书,对当时的我来说,这就是完美的生活了。

报道的那天傍晚,小了不大的一场雨,晚上降温了,真所谓一雨成秋。我自持是本地人,没有带盖身的毯子,就是一条薄床单,睡在光席子上有点凉,不自觉地缩成一团。老姚就拿出一件半旧的染成蓝色的军装让我盖上,也就将就了这一夜,后来老姚就把这件旧军装给了我。

大学,我在这特定年代上特定的大学,会遇到什么?

题头图片是江苏师院文科楼北边的方塔,据说是明代古物,说是抗倭的瞭望塔。我们的第六宿舍在方塔的北边,每天都在方塔下面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