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鲁迅31鲁迅眼中的京剧

(2009-09-14 07:35:50)
标签:

鲁迅研究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我读鲁迅31鲁迅眼中的京剧我读鲁迅31鲁迅眼中的京剧

鲁迅眼中的京剧

——我读鲁迅之三十一

我楚狂人

我的前面的文章《关于“送去主义”》说到了梅兰芳,显然鲁迅是带着明显的调侃口吻在说梅兰芳的。其实岂止如此,鲁迅无论是杂文还是书信日记,只要提及京剧和梅兰芳就没有一句好话。鲁迅曾经这样说过,1933年,鲁迅的《最艺术的国家》一文(《伪自由书》),重复《论照相之类》一文的话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这篇文章虽然只字未提梅兰芳,鲁迅以“男旦”现象为据,阐发他的“反中庸”的一贯思想,揭示这个“最艺术的国家,最中庸的民族”的劣根性,并且认为这就是中国国民性中“太监化”的表现。

梅兰芳肯定与鲁迅没有私怨。有人认为,鲁迅不喜欢京剧,不喜欢梅兰芳,是因为不喜欢吹捧梅兰芳的那些人,也就是一种“迁怒”。我以为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鲁迅从根子上就是不喜欢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戏剧。在鲁迅的眼里,中国戏剧就是翻跟斗,就是坐着不停地唱,就是叫人瘟头瘟脑的锣鼓家伙。一句话,就是落后、野蛮、没文化。一个人一旦戴上有色眼镜看东西,就越看越不是味了。不幸鲁迅就是这样看待中国戏剧的。所以鲁迅只看电影,不上戏院。

这算不算鲁迅偏激之一例呢?

其实是人都会有“看不惯”。如我看见张艺谋、余秋雨就反胃,只不过懒得骂而已。鲁迅是人,当然有其好恶,不足为奇。鲁迅的此类话就不必当真了。

题外话,京剧只是中国戏剧的后起之秀。从清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算起,满打满算才三百多年。今天,硬把京剧称为“国粹”,还要硬性进校园,合适吗?我看有些掌握话语权的人脑子进水了。

题头图片是梅兰芳及其剧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