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鲁迅18鲁迅与郁达夫

(2009-08-30 08:15:23)
标签:

读书有感

杂谈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我读鲁迅18鲁迅与郁达夫

鲁迅与郁达夫

——我读鲁迅之十八

我楚狂人

鲁迅曾经自刻一枚印章:“人生的一知己足矣”。鲁迅的朋友并不多,全始全终的朋友更不多,大约郁达夫可以算一个。一直奇怪,郁达夫是个风流才子,与鲁迅峻严的性格差距很大;郁达夫又是创造社的主将之一,与鲁迅的论敌郭沫若、成仿吾同一阵营,何以始终与鲁迅交好?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郁达夫可以算是一个传奇人物。郁达夫(1896.12.7~1945.8.29)浙江富阳人,原名文,达夫其字也。1921年在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并出版小说集《沉沦》。他是左联的发起人之一。抗战爆发后在新加坡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新加坡沦陷前,他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一起退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进行地下抗日活动。1949年9月日寇投降之后郁达夫神秘失踪,一说是被日军杀害在树林中,据说是因为掌握日军罪行证据过多而被暗杀;一说是被当地游击队误杀,因为他当时公开身份还是日军的翻译。“文革”后多采用前说,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鲁迅与郁达夫的友情始于1928年的上海,他们相识并一起办杂志写文章。这个阶段,经常有相聚的饭局。鲁迅的名诗《自嘲》就题了这样的话:“达夫赐饭,闲人打油。”留下了这两位文学家友情的影子。如果我们翻检鲁迅和郁达夫的日记,他们之间的友情更是跃然纸上。1933年郁达夫准备移居杭州,鲁迅处于爱护的目的曾经极力挽留,还专门写诗一首:“钱王登遐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沙浩荡足行吟。”大意是杭州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奢靡安逸之地,是非之地,对个人事业发展不利。不料一语成谶,后来就有了郁达夫远赴新加坡,与王映霞的婚变,以及后来的一切。而郁达夫对鲁迅始终如一的尊重。他在鲁迅去世后,面对是是非非,说,不知道尊重伟大的民族是可悲的,以此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鲁迅与郁达夫,同样是浙江人,同样自幼经历了家道中落,同样的不知掩饰只知真诚。这大约就是他们成为好友的原因了。尽管在生活中他们的差距那么大。

坦白讲,我并不喜欢郁达夫的小说,他的《沉沦》以及茅盾《腐蚀》这类作品写的变态的性心理,那种把狎妓嫖娼当作风流的“自我暴露”,叫人看了不舒服。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郁达夫略带忧伤的散文,特别是他的山水散文,我觉得更有诗意。

我读鲁迅18鲁迅与郁达夫我读鲁迅18鲁迅与郁达夫

题头图片是郁达夫,上面是郁达夫与王映霞合影、杭州的郁达夫故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