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西游11《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2009-05-04 15:00:19)
标签:

读书有感

杂谈

西游记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关于西游之十一

我楚狂人

《西游记》是一部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小说,他的艺术魅力早已超越时代超越国界。我小时候看过一部法国人编剧中法合拍的儿童电影《风筝》,里面的“孙悟空先生”就是法国人心目中的无所不能的英雄。而孙悟空的造型就是中国京剧的舞台形象。

《西游记》的人物是非常人性化的,无论是唐僧师徒四众,还是满天神佛,还是一路的妖精,都是活生生的人。以前我已经说过了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咱们不妨再拿牛魔王这个妖精“家庭”来剖析一下。憨厚的老牛也会“感情出轨”,迷上了妖艳的玉面狐狸乐不思归。原配妻子铁扇公主就成了弃妇怨妇,借酒浇愁,才给孙猴子有机可乘。最后老牛浪子回头,重归于好。夫妻二人又娇宠独自红孩儿,弄得这个小妖精成了典型的无法无天的“二世祖”。最后被观音菩萨收去,慈母铁扇公主还要暗自垂泪,生怕儿子受了委屈。试想这一切似乎全是邻里之间经常听到的故事,所以感到十分亲切。

《西游记》的语言十分精彩,十分传神。就说猪八戒吧,就常有叫人忍俊不禁的妙语出现。猪八戒被孙悟空收伏之后,临走还要冒出一句“娘子,万一取经不成,好歹还要回高老庄团聚”。一副“宅男”的样子,令人发噱。又一次唐僧心神不宁,半夜把猪八戒叫醒。满心委屈,睡眼惺忪的猪八戒发牢骚说:“土地土地(实是“徒弟”,八戒故意歪曲),半夜三更叫什么土地。老猪正在梦里吃斋饭呢,好歹也等我吃好斋饭再叫。”几句话把八戒的贪吃贪睡写活了,以致现在模仿者蜂起。《西游记》诙谐的语言俯拾皆是。

《西游记》的许多故事已经成了民间的俗语,如“孙猴子丢了棒——没得玩了。”就是著名的一例。

《西游记》开创了中国神魔小说的先河,是中国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丰富的想象,奇异的风情,想落天外的情节,痴迷了多少代读者,而且还将继续风魔后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