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南地北旅游日本 |
分类: 天南地北 |
日本的交通及其他
——日本东瀛关西行之五
张长霖
在日本关西的几天,有一些“小事”引发我的兴趣,我相信大家也会有兴趣了解的。我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日本的交通
日本的马路并不宽,即使象大坂这样的特大城市,也没有很多宽阔的大马路,只有几条主干道是四车道,有一两条六车道,其他基本都是双车道。但是我没有看见大量拥堵的现象。我注意到,在日本没有乱停车的。路边不远处就有一个自动收费的小停车场,各种车辆主动进场停放,在自动收费机上划卡付款。在居民区也有路边停车的,但是绝对都是横向紧贴墙壁停放的,我说的紧贴就是离墙十几公分,所以日本的车都装两侧的定位仪。而且绝对没有纵向停放,更没有双排停靠的。其次,日本汽车多,但是守规矩,绝对没有抢道的,更没有乱超车的。很重要的一点,日本的行人绝对不乱穿马路,只要是红灯,即使路上没有一辆车,也绝对没有人穿马路,所以汽车都习惯地全速通过路口,路口滞留就基本没有了。
有些细节值得注意,一是左拐的车一律缓行,而且让行人先走。日本是实行左行制的,这和一些岛国和海岛地区是一样的,如英国和我国的香港。二是,一些路口会设置几秒钟的四面红灯时间,行人可以斜穿马路。还是很人性化的。看来,交通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问题。
日本的高速公路没有收费站(少了中国人眼里的一个高收入行当,哈哈),是用探头监控,电子收费的。这样又省了不少时间,减少了滞留现象。
日本毕竟是地少人多的国家,肯定也会堵车。那天我们从京都回和歌山的高速上就遇到堵车了。京南高速是主干道,但也就是双向双道(来回共四道),忽然坂本先生拐入停车场,说有通知前方堵车了。不一会,停车场整整齐齐停满了各种车辆,下车休息的休息,抽烟的抽烟,没有人骂骂咧咧的。一会,前方通知疏通了,大家上车,按次序一辆接一辆驶上高速。中间也有个别要求先走的,打个招呼就是了。整个过程静悄悄地。看来确实就是一个教育问题。
二、日本人的饮食习惯
在日本的几天,除宾馆免费提供的早餐外,基本上每餐不同。但是,总体的感觉是日本人喜欢清谈的饮食。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生海虾、寿司、紫菜汤之类的食品,另外就是国际流行的油扎的鸡腿、大虾了。
日本的火锅没有锅底,就是白水煮的,甚至不放盐。主料是鸡肉,当地人喜欢吃“土鸡”,大约就是我们说的“草鸡”的意思。其他就是豆腐、白菜、土豆之类了。
日本人基本不吃淡水鱼,我看见和歌山河里很大的草鱼在悠然自得地游着,根本没有人打扰,人家认为这些鱼就是河道清洁工。我们在日本几天,从来没有吃到淡水鱼。
日本人很少吃猪肉,近些年开始牛肉的销量有所增加,说是受西方影响,但增长极有限。猪肉主要就是韩式烤肉,日本菜里是没有猪肉烹调的方法的。
日本人最喜欢的就是生鱼片了,招待客人必定会有生鱼片。吃生鱼片就必须用芥末,大多数中国人吃不来,而我的适应性一向较强,觉得味道不错。
日本人也烧烤,但是烤的是海鲜,烤鱼,烤鱿鱼,烤海鳗。坂本先生带我们去吃了这些菜,烤海鳗确实不错,但是在白滨海边吃到的现杀现烤的小鱿鱼,那才是人间美味。
三、日本人的环保意识
多年前我的学生蒋炜鼎(现在的苏州相城区副区长)去日本,回来跟我说,在东京一个星期不用檫皮鞋,我半信半疑。后来另外一个学生詹定国(浦发苏州分行的副行长)去日本,说是在日本穿白衬衫,领子上没有黑影子,我才真的有些惊讶了。这次自己到日本,才知道日本到底有多干净。
最干净的是和歌山,夸张点说,地上用白手绢檫也不会有黑影。在京都、大坂,地上偶尔可以看见一两个烟蒂,照他们的说法是,没办法,流动人口太多。
在京都,我们看见了居民用大塑料袋装的生活垃圾,放在路边等待装车集中处理,严格按照可利用与不可利用的分装。
树叶上没有灰尘,天上是蓝天白云。停车场是细砂铺的,水龙头是感应式的,街上跑的是小排量车……
但是,日本人最叫人诟病的就是捕杀鲸,喜欢食用鲸肉。在日本,叫做“you(鱼旁加有字)鱼”,我们吃了,也是生食的。看来日本人也知道自己这种行为不地道,改个名,掩耳盗铃吧。
在日本那几天真的不用檫皮鞋,白衬衫领子上也真的没有黑影子。
四、日本人的鞠躬和“趋”
日本人似乎与生俱来就会鞠躬,有事没事就是一鞠躬。据说日本人鞠躬有许多讲究,我们就缺乏研究了。但是,也有人不太鞠躬的,象陪同我们的坂本先生和石川先生就不大鞠躬,大约与外国人接触多了吧。但是,和歌山林星高中的副校长送我们出校门,并对着我们开动的汽车一鞠躬时,我心里说,我们真的做不到。
给我印象更深的是日本人的“趋”,日本人见到客人,会小步快速迎上前,或者必须通过自己不想打扰的人面前,会微微一鞠躬,小步快速通过。我知道,这就是中国古代说的“趋”。
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日本人面子上的礼仪是十分周到的。而我们却往往把粗俗误当作豪放了。我们难道真的把好东西全“出口”了?
五、日本人的敬业精神
有一次,我看到加油站的一个职工为我们车清洗烟灰盒,并且在加好油后,快步到出口处等候我们车出来,对着车一鞠躬时,我震惊了——日本人太把工作当回事了。
日本的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基本上都是五十来岁的男性老人,一律身着制服,正襟危坐,神情肃穆。行车平缓,一派叫人可信的样子。
日本的营业员,只要顾客一开口,她就先答应“哈依”,然后再了解清顾客要求,快步取来顾客要看的物品。不管生意成不成,最后一定鞠躬相送。
相比我们,似乎太不把工作当回事了。
题头画是京都街头的穿和服女孩,我们就见到两三个穿和服的日本人。上面是大阪街头随便停放的自行车,没有上锁的。
背景是大阪歌舞伎剧院。
海鸥飞翔。
金阁寺后山 幽静的小潭。
烤鳗小店,那个秃顶的就是我了。
高中学生食堂。
干净的街道,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