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南地北旅游日本 |
分类: 天南地北 |
奈良古寺记
——东瀛关西行之二
张长霖
和歌山外国语学校理事长(即董事长)坂本顺一先生是真正的识途老马,在日本的几天,他开着一辆丰田商务车带我们到处跑,真是方便极了,59岁的人,精力十分充沛。
到日本的第二天,坂本先生开车带我们去日本故都,奈良现在是奈良县首府。1950年被定為國際文化城市。位於本州中西部,近畿地區的中南部,與京都、大阪成等腰三角形。四周環山,城市構造富有古風。
古時奈良城市的佈局是網格狀造型,完全仿照中國唐都長安,都是紅柱、綠瓦、白壁的宏偉建築。如今歷經1200多年風雨,古城風貌依然猶存,立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我们没有去奈良古城,我们去看了奈良的几个古寺。
坂本先生抄近路,从和歌山到奈良还不到一小时车程。我们直达奈良郊外的法隆寺。法隆寺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寺,位于奈良西南郊几公里,所以离和歌山最近,寺庙和宝塔已经屹立在那里约有1400年。法隆寺是在607年由日本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建造的。这位堪称哲人的太子成功地统一了日本全国,使全日本人民臣服于天皇的统治之下,并把佛教定为国教。在他的领导下,曾10多次派出遣隋使、遣唐使來中國,使日本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他的典范之作就是建造法隆寺。后来他长期居住在法隆寺,留下诸多遗迹。
在我的眼里,法隆寺的唐式建筑是叫人惊叹的。在中国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成群的唐代风格的建筑了。后来我到奈良东大寺、京都金阁寺、清水寺才发现,原来日本的古寺都忠实地保留着唐代遗风,而且都是整旧如旧,没有重新油漆得金碧辉煌的,看了国内寺院的媚俗的做法,真有点叫人汗颜。
法隆寺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作为全日本佛寺标志的唐塔,也不是它那全木结构的客堂,而是那条幽静的长廊和圣得太子的住所梦殿。那条长廊静得空灵,充满了禅意,而梦殿是一个另成单元的小院落,主建筑是八角形的规制奇特的楼阁式建筑,这是为纪念圣得太子,安灵而建。旁边除了附属的居所外,还有形制独特的箭楼,完全就是一个行宫的格局,看来那位圣得太子已经在这里安了家了。
离开法隆寺,我们想去大名鼎鼎的唐招提寺。中国人可能不知道法隆寺,但不会不知道唐招提寺,因为这里有伟大的求道者鉴真大师的肉身像,这里可以满足中国人是日本人文化传导者的虚荣心。可惜,唐招提寺正在整修,坂本先生去打交道也没有用。我到过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大师纪念堂,这次到奈良,原以为可以一偿瞻仰大师遗容的夙愿,竟缘悭一面。当然,唐招提寺内的遣唐著名学者阿倍仲麻里(中国名字晁衡,公元701-770年,奈良人)的衣冠冢也不能瞻仰了。阿倍仲麻里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王维的好朋友,他死后葬在中国江苏镇江的北固山风景绝佳处,我曾经到北固山去拜谒过这位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墓地,而远道到了他的故乡奈良反不能献上心香一瓣,怅然。
我们转道去东大寺。东大寺是日本规模最大的寺院,而我们中国人知道东大寺却因为一部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日本人也会附会,一路上我们就看见有一休寺、东小寺之类假古董。
刚到东大寺停车就被这里的麋鹿吸引住了,太多太多的麋鹿,一个个心宽体胖的,一派雍容气度,仿佛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麋鹿们很友善,随便游人拉它们合影,没有任何不耐烦。
东大寺的门楼气势非凡,全木结构的,两人合抱的巨柱托起大屋顶,我发现它只是进行防腐保护处理,没有另外油漆,原木的颜色,显得格外古朴。
东大寺还是天皇的行宫,所以规模特别大,大到根本转不过来。只能看些主要的地方,当然著名的大铜佛是非看不可的。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铜佛像。这座“毗卢遮那佛”,于公元747年铸造,752年举行大佛开光仪式。佛像身高16.212米,脸长4.844米,眉长1.635米,耳长2.575米,颈长O.795米,大拇指长 1.636米,为铸造这尊铜佛像,共用熟铜 444,476公斤,金39.2公斤,水银22O公斤。佛像曾两度毁于战火,现在的佛像是17世纪重修的,只有铜莲座上的莲花瓣部分是8世纪的遗物。
奈良有“南都七大寺”的说法,指的是药师寺、大安寺、元兴寺、兴福寺、东大寺、西大寺和法隆寺。而我们行色匆匆,也只能取一瓢饮了。
题头图片是法隆寺唐塔,几乎就是日本佛教的象征。上面是我们在法隆寺门口合影。
法隆寺僧房,千年的文化遗存。
法隆寺著名的甬道,有点象修行时的寂寞。
梦殿,圣德太子纪念堂。日本的佛教与政治关系很密切。
梦殿箭楼,护卫设施。造型很别致。
日本最大的佛寺东大寺的大门,古朴而气势宏伟。
东大寺的麋鹿,它们是主人。
铜佛殿,东大寺最自豪的地方。殿内不准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