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队纪事2我的房东福康叔

(2008-02-20 08:22:34)
标签:

情感

感悟随笔

杂谈

插队

分类: 往事如烟

插队纪事2我的房东福康叔

我的房东福康叔

——插队纪事之二

张长霖

第一次见到那奇怪的设施,叫做“套闸”,就是在内河入口设两道闸门,船只进内河时,先关闭内闸,摇开外闸;船进外闸后再关闭外闸,开内闸;进内闸后再关闭内闸。整个过程最起码需要20分钟。后来我才弄懂,这是因为昆北地区地势低洼,为降低内河水位而建造的水利设施;否则,这里经常是一片汪洋,芦苇丛生,野鸭群居。初到农村,我一下子感到了生活的不易。

进了更楼桥套闸就是我们生产大队的内河太平河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喝着太平河水度日,靠太平河养活。清晨薄雾袅袅时我在太平河边刷牙洗脸,淘米洗菜。中午,我在这太平河里洗碗。晚上,疲惫的我拖着沉重的躯体在太平河里洗我的泥足,洗我汗透的劳动服。也曾在太平河摸过螺蛳,钓过鱼,捉过蟹……

我插队的地方是昆山县周市公社平庄大队第六生产队,全队基本上都姓朱,只有一家姓马,一家姓张,早期的苏北移民,一家全家落户的姓章。

当然没有欢迎会之类的活动,直接把我们简单的家当搬进了我们的临时住处——房东朱福康家的东南小屋。灶上锅里烧着喷香的油片(油炸老豆腐,昆山乡下叫油片)红烧肉,后来我知道,这是当时农村只有过年和婚庆才有的佳肴。门外是看珍稀动物的好奇的目光。昏昏沉沉地吃饭,昏昏沉沉地铺床,昏昏沉沉地应答村民的询问,昏昏沉沉地过完了到农村的第一天。

摇船接我们的是房东的大儿子阿品,大号朱品南,初中毕业生,有点口吃。初接触就知道是个有豪气的可交的汉子,果然后来成了我的酒友。我的房东朱福康是一个清瘦的小老头(其实也就50岁上下),是村上的能人。房东朱福康家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弄船,弄牛,堆大稻垛,可以说没有他不精通的农活。他扎的柴垛抽到底也不会渗水;他扎的米囤(当地人叫草库)精美得象工艺品,漂亮又耐用;他甚至还会写小篆,刻图章,都是无师自通的。阿品也能干,但就不如他父亲了。后来房东朱福康就成了我学农活的师傅,他一贯地乐于助人,却从来不会说人好话。我的柴垛、米囤一直是福康爷叔父子帮我扎的,虽然我后来也学会了,他们父子仍习惯帮我扎。

房东朱福康是政治队长(生产队第一把手)朱凤林的爷叔(叔叔),因此大家也都叫他爷叔,或者福康爷叔。尽管农活出众,心灵手巧,做人却十分低调——因为他的阶级成分是上中农,也就是在解放前有牛有船的那种。

我忽然明白了一点——原来并不是只有贫下中农才是好人。房东朱福康就是一个好人。如果福康爷叔还健在,应该快90岁了,希望他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