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

标签:
道德与法治郭建岗山西太原统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
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我是一张纸》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重在培养孩子们环保节约的意识。基本思路是引导他们意识到纸张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体会各种分类的纸带给我们的便捷,了解纸张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环保节约的意识并落实在行动中。
学情分析
根据二年级的学生学龄特点,“环保节约”往往只是一句口号,为什么环保、怎么节约……这些问题才是将口号变成行动的关键。为了使学生对自己司空见惯的“纸”产生强烈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一张被揉皱的纸,用图片、视频、讨论、读课本副版绘本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纸张的重要性与来之不易,使他们在思想上提升对纸张的认识,并能主动节约爱惜纸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活中纸张的重要性,知道它们的大致分类和作用。
(2)了解造纸工艺和流程。
2.情感与态度
(1)知道纸张的来之不易。
(2)产生民族自豪感。
3.行为与习惯
(1)能够主动节约爱惜纸张
(2)将对纸张的爱惜落实到生活每一个细节。
4.过程与方法
尝试看视频、小讨论、读绘本等方法,认识生活着各种纸张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强爱惜节约用纸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微视频情景剧、“穿越时空”
使用教材的构想
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发现纸张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感受纸张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激起学生珍惜节约纸张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左老师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不想看?想看的话,老师要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上课要认真听讲,第二,上课时要坐端正,第三,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能做到吗?
那老师来考考你(发出指令)快坐好!看这里!(师抬起手)
一、“猜一猜”,导入纸
1.猜一猜:教师从口袋拿出揉皱的纸团握在手中,露出一角。
2、揭题:我是一张纸(板贴:我是一张)(板贴:折皱的纸)
3、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来认识它
二、生活中寻找纸
1、同学们,别看这张纸现在皱皱巴巴的(手势指向黑板上的废纸),它原来可神气的很呢,因为被施了魔法才变成这样,听说想知道它原来的样子,就要先去纸的家族找到它的纸伙伴,这样就能解除魔法,孩子们,想一想在哪里可以找到他原来的伙伴?它的伙伴都有谁?
2、同学们,现在咱们先从教室开始寻找。
3、找出这么多教室里的纸张,咱们再想一想,校园里、家里、爸爸妈妈的单位……还有哪里有纸伙伴?
小结: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怎么说都说不完,老师也听明白了,生活真是处处都有——纸(板书:处处都有我)
三、观看视频,辨析纸的重要
1、我们还是没找出这张纸原来的样子(手指黑板上的废纸),不过没关系,老师还知道一个秘密,只要找到纸家族中最厉害的一种纸,和这张纸放在一起,魔法就能立刻被解除了,咱们一起来找找?
2、播放微视频情景剧,你们听,已经有四种纸张开始争论了,听听它们是怎么说明自己是最重要的。
3、听清楚了吗?是哪四种纸?它们在吵什么?
小结:是呀,评来评去,我们最终还是分不出谁更重要!因为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样重要的!离了谁都不行!(板书:同样都重要)
四、情景假设,“穿越古代”
1、同学们,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这些纸呢?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2、看来,我们的生活真是离不开纸啊!同学们,要找到这张纸(手指黑板上的废纸)原来的样子太难了!
3、老师还有一个方法,咱们一起出趟远门,去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看看,纸是怎么来的?或许能从中找到什么!现在咱们就一起出发吧!不知不觉,咱们已经到了原始古村落,听!村里要开会了,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村长说每家要派一个代表来开会,还要带上记录用的东西!咱们能带什么?
4、认识这些工具吗?出示图片:(1)龟甲(2)兽皮(3)树叶(4)竹简(5)嘴巴(6)石片(7)帛锻。
5、你选择哪一种工具?说说你的理由。
6、现在村长已经说了一百多个字了,你记了多少个字?
小结:孩子们,用嘴巴说,难免说错还有忘记的,可是这么多工具,它们不好书写也不好保存还不好携带,这时候的古人多想有一张好书写、好保存又好携带的纸啊!哪怕是这张(手指黑板上的废纸)已经揉皱的被扔掉的纸,对于古人来说,可以记下有趣的事情,画下来美丽的景物,它也是件大宝贝呢!
五、阅读副版绘本,了解造纸流程与工艺
1、同学们,人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纸,但是古人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令我们骄傲的是,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在咱们中国诞生的,其中,就有——纸。这张纸可是咱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呢!请大家打开课本42、43页,看看副版绘本里面的图、读读文字,讨论一下古人的造纸技术,感受每一张纸中咱们中国人的智慧!
2、通过看图读文字,你有什么收获?造纸辛苦吗?
3、书上只有三大步,其实真正的古法造纸,要72道工序,完成全部工序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呢!如果是特殊工艺的纸更是需要108道工序!
小结:可见,造纸真的是——不容易!
六、纸的来之不易,好好珍惜
1、仅仅这样的一组数字,你们就张大了嘴巴,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字(PPT出示:小学生一天用纸调查表)
2、你们看,这是一棵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十五年的树,它在地球上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一天天慢慢长大。(板书贴上树)。
3、然而,你瞧!也许这就是你书上的一页纸,也许这就是你的作业本,也许这就是你桌上的卫生纸,也许这就是这张被揉皱的纸(把树叶拔掉,手指黑板上的废纸),我们一天的用纸就是这一棵树啊(板书上贴的树取下来)!
小结:孩子们,现在再来看看这张纸,你想对它说什么?(板书:好好珍惜我)那就伸出你的小手来,和老师一起把它摸摸平,告诉老师,它还能用吗?
七、齐读小诗(板书),节约环保
虽然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没有找到它原来的模样,但这张纸可是树变来的啊,通过学习,我们一定更加了解了纸,相信今后我们身边这样的纸会越来越少(手指黑板上的废纸),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板书)——我是一张纸,处处都有我;我是一张纸,同样都重要;我是一张纸,好好珍惜我(学生齐读)现在老师把它贴在这里,让我们时时看看这张纸,思考我们还能给它一个什么样的新生,下节课继续分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是一张纸》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绿色小卫士”,结合本册的主题“有创意地生活”,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生活细节入手,在具体生活事件中进行创新尝试。本课通过“发现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纸张的来源”、“辨析对纸张的浪费与节约”、“节约用纸,变废为宝的方法”四个板块,让学生明白纸张来之不易,了解纸张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植物等资源以及人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爱惜、节约用纸的行为习惯。
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体会到纸张的重要性,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环保节约的种子。在教学时,我通过“猜一猜,导入纸”、“生活中寻找纸”、“观看视频,辨析纸的重要性”、“情景假设,穿越古代”、“阅读副版绘本,了解造纸流程”等几个环节设计本课活动,让学生在思想上提升对纸张的认识,并能主动的爱惜节约纸张。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儿童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与孩子们的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紧密相连。因此本课设计由被施魔法的“废纸”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细节,在生活中寻找纸,体会其重要性。在认识纸张基本分类和作用的时候,通过视频播放四种纸的争吵,让学生思辨生活中无论哪一种纸都是同样重要的。先想象没有纸的生活,再穿越到古代,以龟甲、兽皮等记录工具与纸做比较,体会纸的便捷,再次体会纸张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最后让学生通过读书了解造纸工艺流程与来源,体会其与树木、森林的关系,知道纸张来之不易。几个活动环环相扣,一步步让学生了解纸的重要性与来之不易,同时结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反思自己的预设和课应变存在问题,在学生回答“村长已经说了一百多字,自己记录多少”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孩子都说十几个字甚至更多,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拿出笔来,老师扮演村长讲一段由纸张记录的大事记,让学生自己写一写、记一记,一方面可以在无形中传授给孩子们纸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故事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设计让孩子们通过回顾本课所学,结合板书,朗读“小诗”进一步升华本课“环保节约”的意识,这样能使课堂上深层萌芽的环保节约意识更加坚定。
通过教学我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主体,课堂上恰到好处的留白远比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要美好!而课堂上的生成才是一堂课最美的瞬间!
教师简介
左宝珍,迎泽区仁杰小学教师,中小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