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我会玩课堂实录
(2019-05-23 09:12:17)
标签:
道德与法治郭建岗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品生品社精备课 |
分类: 二年级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传统游戏我会玩
课堂实录
课标要求以及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的第5条“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和第6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而编写的。游戏,是孩子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而传统游戏因其特有的文化性和时代性,更是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初识文化差异的途径。本课分为两课时内容,第一课时“传统游戏知多少”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小调查的方式实现对传统游戏的了解,感知文化的传承;第二课时“看看他们怎么玩”,旨在以泰国的椰壳鞋游戏为范例,从“有创意地玩”的角度,倡导学生开发属于自己的创意游戏。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之余最大的快乐就是“玩”。玩什么?怎么玩?成了我们的学生面临的问题。仔细观察校园,传统游戏的身影难以寻觅。传统游戏的淡出不仅是乐趣的丢失,更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学生了解传统游戏的玩法,学会玩一些传统游戏。
2.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引导其体会由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
3.对传统游戏产生兴趣,愿意在生活中玩一些传统游戏。养成爱玩传统游戏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尝试并了解一些传统游戏;
2、学生感受传统游戏的趣味性,初步了解游戏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讨论、游戏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刚才课间十分钟,你们玩什么游戏了?
生1:植物大战僵尸
生2:跳皮筋
······
师:真是丰富多彩。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喜欢玩“东南西北”(拿出玩具)
预设1:会玩
师:说说规则,教教我们。
预设2:不会玩
师:谁来和我玩一玩(边说规则边示范游戏)
师:大家都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玩游戏,上课。
二、授新
1、说游戏,游戏就来了(拿出“击鼓传花”的用具)。边玩游戏,边来分享课前向父辈做的调查。(屏幕出示:调查表)
生1:我采访的是妈妈,她小时候最喜欢玩“翻花绳”,这个游戏的玩法是:一个人架起绳子,另一个人翻出花样,两个人依次轮流进行,直到不能翻位置。
生2:我采访的是爸爸,他小时候最喜欢玩“丢沙包”,这个游戏的玩法是:两人分别站在两头丢沙包,其余的人就在中间躲来躲去。一般采取淘汰制,中间的人若被沙包击中就得充当“投手”,如果用手直接抓住了丢过来的沙包则要加上一次“生存机会”,游戏继续。
师:你们调查的可真细致。那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PPT:老鹰捉小鸡图片)
生(齐):玩过,老鹰捉小鸡。
师:你们喜欢玩,我们喜欢玩,祖父辈们也喜欢玩,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游戏,我们就称之为“传统游戏”。(板书:传统游戏)
2、传统游戏有很多,一起来看看老师小时候玩的游戏。(PPT播放)
3、童年是快乐的,就像这么一根普通的绳子(师生互动)
4、小小的绳,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它背后还有故事呢,仔细看,你知道了什么?(花绳故事视频播放)
5、百宝箱里有秘密,一起来看看。设置观看同班某一同学与家人挑小棒的视频,通过组长上台随机抽取领资料袋,以小组合作方式进一步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了解游戏背后的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百宝箱,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什么游戏?
生(齐):想
师:(PPT出示游戏名称)想玩游戏,就得知道玩法,先来看“挑小棒”的玩法吧。(视频播放)
这位同学在哪里?(生上台),你愿意将“挑小棒”这个传统游戏教给你的同伴吗?
生:愿意。
师:其它同学,你擅长哪项游戏就赶紧告诉你的组长,让他赶紧上来领,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强调:秩序性)(板书:我会玩)
5、分享交流体会。引导孩子们交流,分享传统游戏代代传的魅力 (随机板书:快乐、健体、智慧)
(1)生1:我玩的是挑小棒,这个游戏很有意思。
(2)谁还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游戏心得。
生2:因为可以让身体更好。
师:是啊,踢毽子属于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板书:健体)。户外运动有很多(PPT出示)
我这里有个沙包,课后要不要去户外扔沙包?(随机奖励:沙包)
(3)我看到你们组在玩七巧板,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生1:通过玩这个游戏,我知道七巧板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它是由宴请宾客的燕几图演变而来的。
师:小小的七块板背后竟然有这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6、游戏环节:一起来玩——七巧板
7、传统游戏,不仅有室内的、室外的、还有益智、语言······种类非常多。难怪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喜欢我们的传统游戏。喜欢我们中国的文化。尤其当小小的游戏登上国际的舞台,成为中外友谊象征的时候,程老师很骄傲。你呢?
三、总结升华
师:你们是中国的少年,要将传统游戏在这广袤大地上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全体起立,让我们两两相对,拍起小手。
师:小游戏,大文化,齐玩耍,美名扬。让我们一起大手牵小手,传承传统游戏的美好,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反思:
《传统游戏我会玩》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我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依照二年级学生“爱玩”的天性,以传统游戏贯一始终。我今天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目的是扩展学生视野,了解传统游戏的种类和玩法的同时,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为了挖掘更多的传统游戏,我安排学生在课前对长辈进行了采访和调查,而自己则收集并整理了大量有关传统游戏的音频、视频和幻灯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将传统游戏与孩子的积极性融合在一起,努力让这节课不仅充满趣味,更充满“思政味”,在极力呈现课堂结构层次性的同时,不忘培养孩子竞争、合作、守规则等良好品质。
课后我仔细观看了本节课的录像视频,虽然目标基本达成但针对自身不足进行了如下两点反思:
第一:时刻叩响游戏安全问题。现如今钢筋水泥、楞楞角角充斥着我们的学生,安全问题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挑小棍”游戏其实就很危险,小棒两头细细尖尖,学生们稍微玩得过头推搡一下就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另外传统游戏中的“顶拐拐”、“弹玻璃蛋”、“骑马打仗”······很多都属于高危游戏,隐患重重。而我目光过浅,只关注到这节课要呈现的精彩,却忽略了课后学生将作为传统游戏的体验传播者在实践中的安全问题。谨记:没有安全的玩耍,何谈痛快的游戏。
第二:利落精炼的语言考验的是一个教师的职业基本功。我本节课,除了语言过于随意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琐碎。学生说一句,我就跟一句,学生玩一样,我就补一句,我的声音让整节课一直处在“亢奋”中,没有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古语曰:静能生慧,而我的“喋喋不休”让原本是课堂主角的学生黯然失色。
第三:中国传统游戏快乐童心,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童年。传统游戏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重拾快乐游戏的同时,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结尤为重要。我应该在课堂结尾设计一个游戏文化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课后有意识的关注传统游戏、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时事政治、关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