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我会玩》教学设计

标签:
道德与法治郭建岗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品生品社精备课 |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传统游戏我会玩》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的第5条“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和第6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而编写的。游戏,是孩子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而传统游戏因其特有的文化性和时代性,更是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初识文化差异的途径。本课分为两课时内容,第一课时“传统游戏知多少”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小调查的方式实现对传统游戏的了解,感知文化的传承;第二课时“看看他们怎么玩”,旨在以泰国的椰壳鞋游戏为范例,从“有创意地玩”的角度,倡导学生开发属于自己的创意游戏。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之余最大的快乐就是“玩”。玩什么?怎么玩?成了我们的学生面临的问题。仔细观察校园,传统游戏的身影难以寻觅。传统游戏的淡出不仅是乐趣的丢失,更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学生了解传统游戏的玩法,学会玩一些传统游戏;
2.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引导其体会由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
3.对传统游戏产生兴趣,愿意在生活中玩一些传统游戏。养成爱玩传统游戏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尝试并了解一些传统游戏;
2、学生感受传统游戏的趣味性,初步了解游戏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讨论、游戏体验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1、平常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真是丰富多彩)
2、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喜欢玩“东南西北”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请学生说“击鼓传花”的规则;
(2)边玩“击鼓传花”,边分享课前调查结果
二、传统游戏知多少
1、那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PPT:老鹰捉小鸡图片)
2、揭题:你们喜欢玩,我们喜欢玩,祖父辈们也喜欢玩,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游戏,我们就称之为“传统游戏”。(板书:传统游戏)
3、传统游戏有很多,一起看看程老师小时候爱玩的游戏(PPT出示图片)
小结:游戏,是童年的印证。
三、传统游戏我体验
1、翻花绳的乐趣
(1)师示范,生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
(2)小小的绳子,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它背后还有故事呢。(播放视频)
小结:每一个传统游戏背后都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板书:文化)
2、传统游戏百宝箱
(1)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传统游戏,想不想知道有哪些?
(2)教授“挑小棍”玩法(播放视频)
(3)组长上台随即抽签,小组合作玩耍传统游戏(师巡视、辅导、参与)
四、传统游戏我来夸
1、看大家对游戏恋恋不舍,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游戏心得?(生畅所欲言)
(1)泥塑(图片:梦娃)
(2) 鸡毛毽
毽子作为户外运动距今已有2000千的历史,它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其历史悠久,更是因为其可以强身健体(板书:健体)。户外运动有很多,我们要多多到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3)七巧板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一起来玩“七巧板”。(PPT出示图片,生一起挑战)
第一张图片:有色拼好的一棵树
第二张图片:无色画虚线的小船
第三张图片:暗影大公鸡
小结:小小的七块板,融入了我们老祖先的智慧,让你想去挑战它,这就是它的魅力。(板书:智慧)七巧板还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五、传统游戏我传承
传统游戏,不仅有室内的、室外的、还有益智、语言······种类非常多。(播放PPT)
1、难怪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喜欢我们的传统游戏。
2、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我们中国的文化。
3、小小的游戏登上国际的舞台,成为中外友谊象征。
4、齐诵拍手儿歌。
小结:小游戏,大文化,齐玩耍,美名扬。让我们一起大手牵小手,传承传统游戏的美好,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
板书设计
传统游戏我会玩
文化
快乐
智慧
教学反思:
《传统游戏我会玩》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我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依照二年级学生“爱玩”的天性,以传统游戏贯一始终。我今天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目的是扩展学生视野,了解传统游戏的种类和玩法的同时,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为了挖掘更多的传统游戏,我安排学生在课前对长辈进行了采访和调查,而自己则收集并整理了大量有关传统游戏的音频、视频和幻灯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将传统游戏与孩子的积极性融合在一起,努力让这节课充满趣味的同事,更充满“思政味”,在极力呈现课堂结构层次性的同时,不忘培养孩子竞争、合作、守规则等良好品质。
课后我仔细观看了本节课的录像视频,虽然目标基本达成但针对出现的不足进行了如下三点反思:
第一:时刻叩响游戏安全问题。现如今钢筋水泥、楞楞角角充斥着我们的学生,安全问题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挑小棍”游戏其实就很危险,小棒两头细细尖尖,学生们稍微玩得过头推搡一下就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另外,传统游戏中的“顶拐拐”、“弹玻璃蛋”、“骑马打仗”······都属于高危游戏,隐患重重。而我目光过浅,只关注到这节课要呈现的精彩,却忽略了课后学生作为传统游戏的体验传播者在实践中的安全问题。谨记:没有安全的玩耍,何谈痛快的游戏。
第二:利落精炼的语言考验的是一个教师的职业基本功。我本节课,除了语言过于随意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琐碎。学生说一句,我就跟一句,学生玩一样,我就补一句,我的声音让整节课一直处在“亢奋”中,没有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古语曰:静能生慧,而我的“喋喋不休”让原本是课堂主角的学生黯然失色。
第三:中国传统游戏快乐童心,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童年。传统游戏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重拾快乐游戏的同时,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结尤为重要。我应该在课堂结尾设计一个游戏文化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课后有意识的关注传统游戏、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时事政治、关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任重而道远!
教师简介
程雅君,杏花岭区小东门小学教师,中小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