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菲律宾敢于追杀台湾渔民和中国人的软弱是分不开的

(2013-05-14 21:30:16)
标签:

可来

要小心

更多

水域

侵略者

文化

分类: 休闲区

    小小的一个菲律宾敢于在和台湾重叠的海域中直接用重机枪扫射手无寸铁的渔民,其野蛮程度令人发指,但分析背后的原因,不论是美国撑腰也罢,日本授意也罢,在黄岩岛“受气”拿台湾人撒气也罢,都是次要原因,深层次原因就是台湾人包括我们大陆的中国人过于软弱造成的。

    你看看菲律宾那些政府发言人,个个都对射杀渔民事件谈笑风生,一副不屑的样子,这股嚣张的底气从哪里来的?答案就是我们软弱才会形成对方的嚣张,假如这些发言人正在谈笑风生之际,外面突然传来隆隆的炮声,人民军队登陆宣战,你说这些垃圾还笑的出来吗?

    有人说,我们也不是太软弱吧,看看过去中国百年所受的屈辱,就不谈了,就谈最近一些年,2006年台湾的渔民一位船长就被菲律宾的水警射杀过,但结果却是不了了之,既然有了第一次的不了了之,那么第二起被杀的事件就会发生,就连我们大陆的渔民在2000年也不曾经被菲律宾的海岸警卫队射杀过吗?难道中华民族儿女的生命就这么不值钱吗?换成是美国,俄罗斯的渔民你看有人敢射杀吗?

    问题是我们软弱,却自己偏偏不承认,这就更让人愤慨了,在社会整体的舆论中,总有那么一些软骨头的声音在游荡着,编织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贪生怕死,绥靖主义找借口,先是我们的海防薄弱,,武器不先进,所以在70-80年代无暇顾及,丢失了很多岛屿,等我们的实力开始提升了,又自己束缚自己,要加快发展经济,只有实力强,才没人敢欺负我们,等到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国民产值已经雄踞世界第二,但软骨头病依然蔓延,我们和美国还有几十年的差距,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你说中国人何时才能强起来?难道我们中国人注定要长时间受气挨打吗?你看看菲律宾那几条破船,连个导弹也没有,他就敢跟你对着干,要是照我们那些软骨头的言论,应该龟缩在海港中,哪里敢去追杀别国的渔民,抢占对方的岛屿呢?但上帝就是偏爱勇者,目前南海的第二大岛中业岛不已经被菲律宾人占据了43年了吗?所以谁再一味强调客观原因推理我们要小心翼翼,就是为自己的贪生怕死找借口,

    就说台湾的那个最后通牒,也是软绵绵的缺乏力度,双方撤走自己的代表,今天撤走,过几个月再互派就是了,坐趟飞机而已。重开渔业谈判,自己的渔民被对方射杀,现在还求着对方说赶快谈判,这是通牒吗?这么听着像商量乞求一样,至于冻结菲律宾劳工,也是意义不大,5月冻结,难道就没有解冻的时候了?一定要对方道歉,难道就那么想听对方说声道歉,你踩了我的脚,说声道歉是正常的,你杀了我们家的人,这声道歉有何意义呢?赔偿?就赔你二十万,惩罚凶手,就关他几年,三个月悄悄放出来,谁去监管呢?真的,这些通牒真是毫无意义!

那应该咋办?

    台湾应该宣布,台湾的捕鱼水域和菲律宾双方重叠的海域,一律归为台湾,然后派军舰过去巡航,接着让大量渔民开船过去捕鱼,看那些巡逻艇还敢不敢再扫射,如果再敢造次,直接打沉,毫不留情!至于那些道歉,赔偿,重启谈判啊,包括惩凶,冻结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命题!

本人真的希望我们中国人少动些嘴皮子,多些实际的行动,抗议,谴责,对于不要脸的恶人,说这些废话毫无意义,只能是浪费时间!拳头才是硬道理!

    我们前不久发表了声明,要求菲律宾撤走所占据的我方八个岛屿的一切设施和人员,是比较硬气的一句话,但应该再加上一句,限期多长时间,否则我们何时才能登岛将这些侵略者赶走呢?

     这次追杀台湾渔民事件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发表了谴责声明,但后来突然又沉默了,笔者觉得应该亮剑,给台湾同胞出口气,我们直接派大量渔船到有争议的海域去捕鱼,只要菲律宾异动一下,就立即开火将其舰船击沉!他要不异动,我们就找茬撞过去,撞沉它,好狗不拦道嘛!只有这样做,台湾人民才会心服口服外带佩服,祖国统一大业才能早日实现,统一要有行动,中国在世界上追随者少,原因就是中国不够狠,大哥软弱,小弟咋能追随大哥一起闯江湖呢?

 

 

    不要再强调更多的客观原因,适当的打击才是硬道理,只有适度的打击,才能换来长久的平安,这是一个辩证法,越是害怕战争,战争反而来的更快!

    中国人,要向菲律宾人学习一下他们的凶狠劲!

以上博文为笔者原创,如要转载本博文,请注明作者名,文中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盈利自享!

 如有沟通可来信wwc1208@163.com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