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资本市场我们为何屡屡失手?『伟臣看盘』
(2008-11-26 08:08:23)
标签:
财经基金国际资本市场投资咨询公司博文中国 |
分类: 市场评论 |
众所周知,在这次原油的暴跌中,中国国航(601111)高位做多目前浮亏31亿,想想这些年我们国内的机构征战国外的资本市场,中航油是低位做空原油,中国国航是高位做多原油,中国平安是对国外次贷危机的认识不足在富通股价趋势已经向下的背景下逆势做多,中信泰富是在澳元上犯小儿科的错误,赢利和亏损不成比例,其结果均是少则几十个亿,多则上百亿的亏损,多少国内老百姓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就这样白白的为某些操作人员的无知交了学费,唉!让人叹息!其背后的原因何在?笔者总结几条,希望能以后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否则中国式的里森还回不断出现,变成一家企业十几万人辛苦积累,1-2个人素质不绝对高的金融操作人员在短时间就可以将企业拖上不归之路!
一:交易流程不严格:
我们的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操作合约时,首先面临的是对国外的交易情况的了解太少,只看到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其实在水下的冰山到底有多大,缺乏深刻,详尽的了解,凭着感觉操作,没有严格的交易报告,投资计划书,对未来的可能出现的风险严重把握不足!
二:公开化不够,缺失监督:
在操作合约上,缺乏应有的透明度,直到纸包不住火时,亏损已经巨大,几乎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三:在聘用投资高端人员的待遇上仅视为高级财务人员:
在交易中,决策操作人员普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估计不足,乐观的情绪严重,交易思路被现实干扰,高瞻远瞩跟本无从谈起,看到的仅是最近几日,几十日的价格走势。
四:借助外脑不够:
对外咨询的不够,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这些上百亿的投资完全可以通过公开的方式进行讨论,或向专业的投资咨询公司咨询,只可惜现在的现状是投资咨询公司都在忙着招股票会员,欺骗广大中小投资者,大型的投资顾问公司忙着搞PE,重组,给公募基金发研究报告,对这类超前预见性的预测一是少人研究,人云亦云,缺乏独立判断,同时这类大型企业也自以为是,从不会主动寻找这类公司咨询!
五:交易决策权由不懂投资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决定:
相关决策体制僵化,一人独揽大权,欺上瞒下,像中信泰富和曾经中航油的陈九霖就属于此类!没有人去监督,没有人去管理!不出事是不正常的!
六:相关人员缺乏:
高端决策交易性人才缺乏:我们的资本市场只有十几年的发展期,具备各种综合交易素质的人才还是缺乏,大量的交易者,分析员,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随波逐流,涨了就说还要涨,跌了就垂头丧气,仿佛世界末日就要到来,尤其在拐点将要出现之时,市场往往弥漫着盲目的看多或看空的情绪,在历次的股市中的大底或大顶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去年的5000点大量做多,2000点以下太多专业机构拼命看空就是明证!
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世界各国的热钱也将不断涌入中国,假如我们的人民币实行可自由兑换,再加上国际资本市场借助交易的电子化,规模化,大规模的货币金融战争不可避免,我们需要的不是严防死守,而是加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操作水平,迎接挑战!相关的大量企业如果要征战国外的资本市场,国内的相关部门应该成立数家大型的研究咨询机构,为国内的相关部门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尽可能的减少上述事件的不断发生!否则看似简单的买卖金融操作方式,其后果的严重性是难以用量化的损失衡量的!我们的金融危机爆发在未来也将不可避免!
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人对这些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为本人主观的意见和观点,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必然理由,投资者据此买入,盈利自享!风险自负!如有问题以邮箱方式联系(wwc1208@163.com)!
以上博文均为作者原创,如要转载本博文,请署名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