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市农业概况

(2007-11-20 12:44:52)
标签:

知识/探索

 

天津市农业概况

    一、天津市基本情况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海河要冲”之称。天津市疆域周长约900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2.8公里,陆地长700多公里。天津距北京120公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行政区划 天津市是中央直辖市。全市辖18个区、县,126个乡,93个镇和33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市辖区13个:市区有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区有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新四区有西青区、东丽区、津南区、北辰区。市辖县5个:静海县、武清县、宁河县、宝坻县、蓟县。

    地形地貌 天津地貌特征是从蓟县北部山区向南部平原逐级下降;西面从武清县永定河冲积扇尾部向东缓缓倾斜;南面从静海县南运河大堤向海河河口逐渐降低,形成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形态。最高峰海拔1052米,最低处为零。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海岸带四类。平原是天津陆地的主体部分。

    气候特征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夏季受海洋之惠,冬季获内陆补偿,四季分明,景象多姿。介于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温差较大。冬季多为偏北风,寒冷、干燥、降水少;夏季多东南风,高温、高湿、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1℃以上,1月最冷,平均气温?/FONT>4℃以下,7月最热,平均气温26℃左右,平均无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天津市日照较长,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日照射2610~309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在20~135千卡/平方厘米之间,低于西北和西藏,高于江南和西南地区。

    人口状况 天津市1997年末常住人口952.59万人,户籍人口为899.8万人,在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人口总数仅次于上海、北京、重庆。

    二、天津市农业生产概况

    1998年统计,我市总耕地面积637.4万亩,其中粮占地45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菜田占地7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9.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的77.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的4.5%;蔬菜播种面积142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的16.3%。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包括蔬菜和瓜类)播种面积之比为3.4:1。

    (一)种植业结构的现状

    粮食作物结构以小麦、水稻、玉米三种作物为主,播种面积556.1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3%,总产196.8万吨,占粮食总产的93.4%。小麦单产330.5公斤、水稻单产554.4公斤、玉米单产309公斤,单产水平均居全国前10位之内。我市的粮食作物布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区:一是北部粮食高产区,主要以小麦棗玉米两茬平播为主,小麦和玉米的面积占全市的三分之二以上,总产占全市的四分之三左右。二是东部水稻生产区,面积和产量占全市的70%。三是南部旱作粮食生产区,是豆类、杂粮作物的主要产地。

    我市有5个县及西青区陆续建成国家级商品粮、棉、油基地。包括:五县及西青区的商品粮基地;宁河县的优质稻基地;宁河县和武清县的优质棉基地;武清县的油料基地;静海县的旱作农业示范区。

    蔬菜作物种植,以近郊区为基地,逐渐向五县扩展。全市菜田占耕地72万亩,播面142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28万亩,占菜田面积的38%。蔬菜种植以春菜、秋菜为主,除供应本市外,还销往外省市。我市现已在八个区县初步建成蔬菜工厂化生产示范区,带动产业化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

    到1998年末,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602.1万千瓦,其中,大中型农用拖拉机8901台,小拖拉机38100台,联合收割机2673台;机耕面积401330公顷,机播面积249850公顷,机收面积146250公顷,机械脱粒粮食量16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77%。有配套机电井数22641眼,农用排灌机械93604台,机电排灌面积404633公顷。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670吨,其中地膜使用量3113吨,地膜复盖面积33293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51万吨(实物),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80公斤,居全国前列;农药使用量3001吨。

    全市现有农业科技与专业人员58480人,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有科技人员68.5人;“八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1999年工作安排设想

    1999年天津市农林局种植业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是:

    ━━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城郊型农业现代化做贡献。全年粮食总产40亿斤以上,经济作物、优质作物比重增加。

    ━━推广一批新的实用技术,继续建设种子工程、信息网络工程,起步植保工程、沃土工程、技术培训工程,完成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我局各项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任务,提高种子、农药、肥料行政管理和执法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治。

    围绕上述任务和目标,本着“狠抓重点,务求突破”的原则,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1、行政管理工作突出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资源建设、农经管理和行政执法五个重点,主要工作包括:年内拿出全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性意见;研究提出种植业产业化规划;制定农林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规划;搞好列入市重点考核的林业几大工程建设;完成全市土地承包合同发证工作及搞好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农民负担管理工作;完成肥料管理、耕地质量管理、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种子管理等法律规章的起草、修改、报审工作;研究制定组建农业综合执法试点的实施方案。

    2、科技服务工作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力度,突出信息服务、培训服务和增产增收技术服务。办好《种植业网络信息报》;建立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系统;完善农业信息中心和农业声像节目制作中心;启动部分乡镇农业网络入乡或应用软件入乡工程及分区县电波入户工程;组织好第十三届农业科技周活动;建立局、站两级农林业新技术项目库;筹建局科技工作者之家;实施农业领导干部培训工程和“百千万”适用技术培训工程;定期开展科技讲座,为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适应新技术革命到来创造条件;做好高油玉米繁种、杂交稻研究开发工作;实施大面积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田工程;抓好种衣剂应用、水稻旱育秧、蔬菜节水灌溉等一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示范;继续实施蔬菜“三个一”工程;组织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项目。

    3、自身发展工作重在搞好基础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把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年内完成国家级水稻原种场、天津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测认证中心建设并通过验收;争取第二批种子工程、首批植保工程、沃土工程项目的审批。建设植保飞行中心。抓紧筹建天津市林业公安机构和县级野生动物管理机构。充实加强局优质农产品中心。完成市和部分区县种子管理、经营体制分设工作。此外,修订全局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扩大农校、农广校办学规模,开展农业环境区划,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搞好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进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湿地鸟类专项调查,搞好农业对外开放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京农业概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