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称,反恐战争使当前美国的国家形象正处于历史最低点,而且还可能进一步降低。这与近年来进行的大量有关美国的国家形象的调查结果如出一辙,美国似乎正在成为在世界上越来越不受欢迎的国家,各国包括美国民众自己对此已司空见惯。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依然是移民青睐的理想国度,合法移民为了取得绿卡甘心忍受漫长的等待,非法移民继续为突破边境封锁而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已经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则为自己身份的转正而展开不断打破纪录的大规模游行,国会为了限制移民涌入而制定的法案在强大压力下几易其稿,屡屡上演拒签悲剧的美国使领馆前仍人满为患。
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在世界上饱受非议的国家,一个被认为将死亡和混乱强加于国外平民的恶徒,一个动辄肆意分封“流氓”或“无赖”国家称号并对其大打出手的霸王,却每年吸引那么多人远涉重洋争先恐后的加入其中,成为它的一员。美国的魅力何在?
20年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有一篇文章,谈到在美国庆祝自由女神像落成100周年之际,一些古巴难民划着汽车轮胎漂流到美国,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就是要成为一个美国人。这些难民非常清楚,当时的美国已经没有可供他们随意开垦的荒地,但他们要的是在自己国家里得不到的平等自由的权利以及这个权利所保障的机会。也就是说,那些人一想到美国,就会感到有奔头。
20年后的今天,美国仍然像块磁石,继续用她能提供的自由和机会吸引着各地的英才,以及那些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不管最终的梦想是否真能实现,所有的移民都相信,生活似乎有着完全可以重新开始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就像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谈到的:“在美国这块幸福的土地上,明天总是更美好。”
但是,被一帆风顺惯坏了的美国人也形成了特殊的民族虚荣心,相信自己都是上帝的选民,他们以阔佬派头对待那些并不一帆风顺的民族,如同娇生惯养的年轻人通常所表现的那样,他们具有传教士般的热情,天真的以为其他民族在懂得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以后,会很乐意改变自己的传统。如果这些民族顽固不化,帮助他们“改邪归正”就成为美国人的天赋使命,即使动武也在所不惜,就像他们在伊拉克的所为那样。
于是,美国戴着“战争播种机”的帽子继续其不受欢迎的国际作为,而对美国精神的向往也继续维持着美国“创业者天堂”的美誉。人们在咒骂美国是黑狱恶头、虐囚凶煞、平民杀手的同时,又对成为一个美国人满怀憧憬。两者并行不悖其实有其内在逻辑,正是那些移民最崇尚的自由、务实、乐观、机会均等的美国价值观造就了美国国内健全的民主机制、极强的自我调节和创新能力,这不仅为其国际上的不义行为持续提供着实力支撑,还帮助美国逐步重新赢回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失去的盟友。所以,在看到美国的国际形象不断下跌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其内在的、吸引人的美国精神,归根结底,这才是真正的软实力。(发表于新京报,哪天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