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近山西:晋祠---最具生命力的形象

(2007-11-24 18:00:00)
标签:

人文/历史

                         
                              最具生命力的形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前往南方某地游览,当地朋友领我至一株古树前,自豪地宣称,这是其园内最老的古柏,植于七百年前的明代。不经意间,我告朋友我们山西也有古柏,欢迎朋友前往观瞻。我无法用“隋槐周柏”驳掉朋友的面子,我的优越感绝不可有一丝的表露。我深深懂得,我们的优势有时是别人的劣势,我们的不足恰恰是人家的专长。

    古时候,人们深信万物灵长无所不在,尤其是那些生命久远的古迹、古庙、古树,颇为诡秘。有句话说“庙寺易建,古木难求”。苍凉幽深、高凌挺拔的古木老树,更是给人难以捉摸的缄默、威严、尊贵、神圣。晋祠苍劲的草木,数百年的树木太多了、既便是上千年的树木也有几十株。那老槐、那古柏、那苍松、那远楸,不一论足。

    在晋祠圣母殿两侧,原植有两株称为周人种植的柏树,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两株古柏左雌右雄或者说南雌北雄。南边一株谓之凤尾柏,北边一株称作龙头柏。龙头柏又叫齐年柏,齐年柏树冠巨如伞盖,树梢傲向苍穹犹如龙首,树足盘根错节如龙瓜。凤尾柏枝繁叶茂好似凤凰展翅、孔雀开屏。龙头柏与凤尾柏根在地下相连,叶在空中相拥,他们如同恩爱夫妻,坚贞不渝,不离不弃,长相厮守。他们又如龙凤呈祥,十分忠诚地守护着为万人敬仰的圣母殿。数千年间,青年男女相恋总要到此许愿起誓,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得到神柏的护佑。雍正时太原县丞刘振甲写下一首《双柏吟》的诗,:“两柏低何垂,根深势不危。苦心各自抱,老干竟谁移。但弗遭樵斧,无庸记岁时。蝉声喧杂树,寂寞有香枝。”

    诗人多么担心古柏遭遇“樵斧”之灾?却不幸言中了。据称,清代道光年间,凤尾柏被无知无情的糊涂乡民砍伐毁灭。两株天造地设的千年古柏竟然经历了憾天动地的生离死别。得知雌柏——自己的“爱侣”被伐掉,雄柏如乱箭穿心,如肢体撕裂,绝望中一头倒向凤尾柏生长的地方。本来它并不想倾颓,本来它要顽强地活着,因为生命的一半已经丧失,另一半也就难以支撑。它本来不想惊扰圣母,因为心灵的痛楚、精神的崩溃使之无法控制。它有理由靠向“人去屋空”的地方想念从前,它有理由前去熟悉的地方寻觅从前的一切。千百年来,凡听此哀婉故事者无不洒下同情之泪,掬把悲悯之心。

    于是,龙头柏不管不顾地倾向凤尾柏曾经生长的地方。令人极为称奇的是,就在龙头柏缓缓倒地的过程中,在圣母殿与龙头柏中间几乎以同样的速度长出另一株柏树,轻轻地担负起了支撑龙头柏倾斜的躯干。为圣母殿捏着一把汗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人们为担此重任的古柏起名撑天柏。它为龙头柏撑起了一片生命的天地,它用实际行动圆了同情悲悯者的一份心愿。

    当然这只是拟人化的动人故事,但人间类似的悲剧何止若是。现存的这株周柏,树高二十米。形似卧龙一年四季枝叶苍翠,老树新叶,似童颜寿星。著名学文大家傅山先生见到周柏后,欣然赋诗称颂。后其子傅眉作《古柏歌》:“晋祠众木临水多,青杨白柳交枝柯。不能老大作妩媚,此两柏树可奈何。左柏劫铜纽铁起,老龙出没教其子。攫云搏雨寒阿幽,解牙蜕角风尘里。造物怂恿其笃生,旁人诋其为半死。右柏绝倒人莫嗔,材与不材稳放身。重根拗捩通心直,小节脱略碍眼新。左柏右柏幽影寒,客子徘徊于其间。右柏左柏幽影淡,客子歌罢幽云散。”

    在晋祠园内有二千九百九十余岁的长龄柏,还有汉代柏树、隋唐柏树、有宋金元明柏树等。这些参天古木,除郁郁葱葱含苍烟外,更主要的是真实地记载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年轮,真实地见证了人类文明史的传承。它是唯一见证古晋阳城兴衰荣辱的活体。数千年过去,物是人非,古柏依然健在,并且还将走向未来,尽管苍老了许多。可我相信,周柏只要屹立着,三晋文明就不会倾圮。因为,它们体现着极其庄严、恢宏、崇高的形象,它们是最具震撼力和生命力的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