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及异解之八十一

(2022-03-27 14:26:19)
标签:

杂谈

文化

第八十一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责于人。有德司,无德司彻。天道无亲,与善人

这一章是通行本的第七十九章,两个版本个别字词不一致,导致翻译起来稍微有些差别。帛书甲本将其作为全书的末尾一章,讲了什么呢?

和大怨,必有余怨,可以为善?”这句话好理解,和解了大的怨恨,必定会留下些许怨恨,这怎么可以称之为“善”呢?或者是:很大的仇怨虽经调解,总还是留有余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意思基本都差不多,就是说大的矛盾怨恨虽然经过调解达成和解,但不可能完全谅解,总会留下一些矛盾怨恨,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不是真正的“善”。就比如目前的俄乌之战,两国目前处于交战状态,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肯定可以称为“大怨”了,这个“大怨”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时间的不和谐,触碰了一方或是双方的底线,才会引起战争,而战争又会反过来加深两国之间的隔阂。现在即使两国之间通过谈判,抑或是第三方的调停结束战争对峙状态,双方达成和解,但一纸和谈协议怎能把双方的误会隔阂矛盾怨恨化解于无形呢?根本不可能!所以老子说,“焉可以为善?”那么怎样才能“善”呢?要真的“善”,就是没有矛盾,没有怨恨,没有隔阂,或是化解于无形,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何才能做到呢?尚柔、谦下、无为、弗争,老子早都把方法教了。当然,老子说的不结怨,不是说给普通人的,而是说给统治者们的,让他们不要因施行苛政而与人民结怨。

是以圣人右介,而不责于人”,句中的“右”是崇尚的意思,“介”的本意是耿直、有骨气,联系前文,引申为善。因此,圣人崇尚“善”,而不苛责于人。有的将“责”解释为索取、责求,说圣人崇尚“善”,但并不因此向人们索取。通行本上是“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左契”,“契”指契约、合同,分为左右契,左契指契约的存根。翻译过来就是: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

“故有德司,无德司彻。天道无亲,与善人”,句中的“司”是主持、操作、经营的意思;“彻”是周代的田税法,指十一之税,在这里引申为剥削、做坏事。这几句话翻译为:因此,有德的人掌管“善”事,无德的人掌管事就剥削。“天道”对谁都不偏爱,而永远亲近有德的“善”人。通行本上写作“有德司契,无德司彻”,似乎这样好翻译好理解一些——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却不索取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

老子用“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给全书作了收尾,还是想表达虽然天道无亲,但还是要做有德的人,行有德的事的思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