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坟

(2023-08-31 11:47:41)
标签:

文化

情感

和几个同学说好,周六在老家一聚,却不期周五晚上做梦梦见了已经去世五年的父亲,他给我要些零钱,还给我说了用途,我醒来知是一梦,但却记不起父亲要钱何用,心情很是怅惘。到老家后,我在超市里买了烧纸,没有打扰老家的任何人,独自一人来到父母的坟前,认真地把钱印了,用打火机点着,看着风吹起的灰屑飘舞,心里默念,希望父母在天堂一切都好,我会经常给二老送钱,一如他们活着的时候。父母坟旁又添了一座不知是谁的新坟,想来肯定是村里的老邻居,来和父母作伴了。

今年清明节前,不知网上谁说的闰二月不能上坟,大家群起效仿遵循,于是家人急匆匆地在先二月的最后一天给先人们上了坟烧了纸,而我因在外地未能回家未能亲自上坟,等到清明当天已是半个月之后,却又有清明坟不上二回的说法,因此今年清明上坟给先人们祭祀送钱的事遂只能作罢。想必是因了清明时节没有亲自去祭祀,父亲便托了梦要我给他送些钱花。父亲也已去世五周年了,他是追着先他五年而去的我的母亲去的。前年父亲过世三周年纪念时,姊妹们给二老立了块碑,碑文我是很用心写的,专门请了懂行且功底深厚的同事,融了儿女们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给父母一生作个总结,也给后人们有所传承。纪念仪式的当天,让父亲的外甥我的表哥当众在坟前诵读,不知有几人真听真懂?父母坟前下一台,那里还有祖母的坟墓,已埋没在一大堆坟墓之中,幸亏有了父亲当年给他的母亲坟墓上的碑,还可以辨认得清。

祖母、伯父母等几个亲人的坟墓都是在村东的台塬地,这里是村上的公墓,一层埋完了,便再往上一层埋,从我能记事起,这片公墓里已经增加了很多坟墓,有好多曾经熟识的乡邻去世后都安息在这里。因此,每年的清明节、十月一、年三十、正月十五等,村里的人便会携家带口地来这里上坟,祭奠逝去的先人们。也是每年这些时候,村里一些久不见面的人在这样的场合有可能相见,拉上几句话,彼此问候问候。

在我还小的时候,父亲对上坟祭祀的事是非常重视的,总是提前准备好纸钱,制作了长幡,让母亲早做了饭,然后领着家族的侄男子弟们去给祖先们上坟。老爷和爷爷的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平坟运动中已经被削平得没有任何标记了,但父亲大约能记得几个坟头的位置,每次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指明老爷、爷爷坟的位置,而且嘱咐我们要记准,还要告诉后辈的人。烧纸送钱时,他总是嘴里念念有词,说是现在后辈们生活都过得还好,让先祖们花钱不要太仔细,没有了我们还会再送……小时只觉得好玩,大些了似乎觉得这样的嘱咐也许先祖们会听到。父亲年纪大了,不须再亲自上坟了,但却一直在后面督促,生怕我们耽搁了似的。我们上坟烧纸时,也依旧传承父亲的做法,在早已没有任何标记的老爷、爷爷的坟地烧纸,给有坟头的祖母们定点地送去纸钱,给他们说些花钱不要俭省的话。

父亲在世时,他是反对年三十上坟的,说那不是我们本地的习俗,是外省传来的,我们本地的习俗是三十晚上(有的是初一一大早)夜深人静时在水眼(家里供雨水流出的地方)处烧纸,先人们就能收到的。这几年,我们当地的人也兴起年三十去坟地烧纸的习惯,父亲走了,我也便随了俗,跟着大家一起去上坟。按照时兴的说法,年三十把过世先人们请回去(当然请的只能是魂灵),正月十五年过完再送回来。这是依了活人的想法来的,看起来有些荒谬,但似乎也有些道理,都是寄托后人们的哀思,是民族一些特有的精神 传承吧。

父亲生前还对一件事比较在意,那就是逝去的他的母亲的诞辰。因为父亲的生日恰巧比祖母的生日迟了一天,所以他对祖母的生日也就记得格外准,而且也格外在意。在祖母生日的先一天傍晚,他总要去祖母的坟上去烧纸,如果我在家,肯定是要陪他去的,我不在,便让其他人陪他去。从村上到祖母的坟地虽然不是很远,但对年迈的父亲来说仍然不容易,而且他不坐车,固执地说上坟祭祀去不能坐车,否则先人们会怪罪的。我们都劝他不必自己亲自去,让其他人去上坟也行,在天堂的祖母会知道他的一片孝心,但是却劝不住,只好由他了。而今,坚持为自己的母亲上坟烧纸的父亲,也长眠于他的母亲的身边了,他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也需要后辈们给他们送钱了……

我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时,父母都让我去先人们的墓地上烧点纸,告诉他们一声。女儿考上大学报到前,本来想让她仿效我当年也在爷爷奶奶的坟前烧些纸,给他们报个喜道个别,但当时却是疫情正紧张的时候,未能成行,寒假回来后才去了了心愿。

一拨拨给先人们上坟的少年慢慢都变成了青年、壮年、老年,但还会有一拨拨的人成长起来,上坟祭祀的队伍会绵延不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