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及异解之七十三

(2022-03-21 15:32:53)
标签:

杂谈

文化

第七十三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这一章内容较少,主要讲对“知”的态度,实际是要求人要有自知之明。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句中的“尚”通上,好、高明的意思;“病”是缺点、错误、害处、弊病的意思。这四句话明面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明白自己的无知,是很高明的啊,而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对自己是有害处的,或者说这是弊病啊。其实,对这几句话历来还有另一种翻译:知道了,却不炫耀自己知道,这是好事;不知道,还装作自己知道,这是弊病。两种理解各有各的道理。著名学者蒋锡昌对“知不”四句这样解释:能知其所不知者,上也;不能知其所不知者,病矣。任继愈翻译这四句话为:知道自己不知道,最好;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就是病。我觉得理解这四句话,不应该孤立地理解,而应该结合上一章的内容,“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叹,我的道理非常简单,简便易行,但是却没有谁知道,没有谁仿效,那不知道“吾言”“吾行”的人所知的就不是“大道”了,“大道废,案有仁义”,他们以这些“仁义”、“智巧”等自居,岂非是本末倒置?岂非是以“不知”而“知”?以“不知”而“不知”?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这几句话象绕口令。“以其病病也”,前面的“病”用作动词,“以……为病”。因此,圣人之所以没有这种弊病(不知不知),是因为他以这种弊病为很严重的弊病,所以他才不犯这种弊病。这几句话就表明了老子对“知”的态度,“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苏格拉底也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我一直说,老子是在阐述自己的治世思想,不是专门在写哲学著作,所以,这章的内容就是借写“圣人之不病”,原因是“以其病病也”,来讽喻那些自以为高明的统治者,虽然自己不知道顺天应人的“大道”,却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没有自知之明,正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恣意妄为,而致使老百姓生计艰难,生灵涂炭,“病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