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及异解之六十六

(2022-03-13 16:47:39)
标签:

杂谈

文化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

这一章的内容容易理解,也好翻译,而且也基本是前面内容所提到的观点。如“善下”,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处众人之所恶”,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这些都在说“善下”。而且,第六十一章老子强调,不管是大邦还是小邦,都要采取“善下”(谦下)的态度,大邦谦下“则取小邦”,小邦谦下“则取于大邦”。第七章“天长地久”有“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话,本章则说“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第二十三章“曲则全,枉则正”中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话,本章则说“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所以,这一章的思想也是老子一贯思想的体现。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这句话的意思比较直白,不用翻译就能看懂。第三十二章老子就说“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江海“善下”而小溪汇焉。所谓的“百谷王”,是说百谷有百川,“百川东到海”,江海汇百川。“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这里的“上”和“下”,“先”和“后”都被用作动词,“在……之上(下)”“在……之先(后)”的意思。因此,圣人想位居于百姓之上,必须用言语对百姓表示谦下;想要处在百姓之前领导百姓,必须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因此,他处在百姓之前领导百姓,而百姓不感到受伤害,处在百姓之上,而百姓不感到负担沉重,天下的老百姓都乐于推戴他而不讨厌他。“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不正是因为他不争吗?(正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句中的“诤”通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