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IT/科技IT/科技中国移动垄断通信国有企业王建宙 |
分类: 企业评论 |
昨天的《中国移动的野心》一文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甚至是“非议”,甚至有网友对作者的身份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篇赞美“主子”的枪手文。在这里,我可以肯定地说,截至目前,中国通信评论上发表的仅有的几篇文章,均是作者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的结果,如果有失之偏颇的地方,也只是作者认识不足的问题。
昨天说到中国移动的强大,事实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移动作为一家企业,其强大自然有大家所认为的垄断的问题,即政策性,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在所谓垄断之外,中国移动也确实做出了很多强企应该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垄断这么简单。
简单的说,中国国有企业的垄断性确实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但是如果放眼全国,有几家垄断性的国企做到了中国移动的管理水平、品牌影响力、整体发展素质?中国石油么?中国电网么?还是中国航天?我相信没有几家企业敢称自己的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已经在中国移动之上。因此,我认为中国移动的成功,应被视作中国通信行业的自豪和光荣,而不能仅仅被当作反垄断的目标。
只有秉承“少批判,多吸收”的观点,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这也是中国通信评论的风格之一。
说到多学习,冒着被口水淹没的危险,再论几点中国移动公司制的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企业觉醒意识。这似乎是一个比较虚幻的论题,但是从王建宙在中国移动半年大会上所作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居安思危”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移动追求“科学发展”的主旨之一。可以说,能够意识到发展环境中行业发展不平衡、资费过高等问题的企业,是一个有望能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企业。
二、企业的资源统筹规划能力。坦率的说,目前中国通信行业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趋势,这同时也可能是整个中国企业界的趋势,即:在上市之后都会随着资本市场对短期利益的要求,不断地扩张,甚至很多时候是为扩展而扩展,导致了很多企业无效率的膨胀,最终走向灭亡。从企业规模和业务种类上看,中国移动似乎也在重复着这条老路,但是当我们逐个分析中国移动进入的每个行业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移动都是基于自身优势和前瞻性介入每个行业的,比如娱乐业,是基于手机消费的娱乐化、多媒体化和庞大的客户群体进入的,物流行业是基于自身巨大的回馈礼品消费行为建立的。可以说,中国移动的扩展是一种有效率,有质量的扩展,这也是其在资本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三、中国移动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相信业界的朋友,特别是来自媒体的朋友在接触运营商的时候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家运营商也显现出不一样的公共交际风格,不能说孰优孰劣,但是各有特点。各家运营商的交际特点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提及,而中国移动的交际特点则是朝着普通国企的反方向,即国际化企业的方向进行的,比如更注重效率而非感情,更注重实际而非传统礼节等等。
一个公司的强大,不是某一方面的强大,当我们默默无闻的按部就班的做事情,或是怒气冲冲的指责它所谓的“垄断”行为,为行业资源分配不公而怨声载道的时候,它可能已经成为了一家真正强大的公司,这个时候,即使资源重新分配,也会很快在企业中分出优劣,这也许正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中国移动所在做的事吧。
多一些学习,少一些抱怨,踏踏实实做强自己,也许这才是我们在浮躁的竞争环境之下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