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的后果
(2008-07-10 15:09:09)
标签:
加拿大温哥华司法原创妹妹篇杂谈 |
分类: 加拿大见闻(妹妹篇) |
几年前,我加入BC省翻译协会不久,收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他说要和自己的妈妈约见一位律师,请我去做翻译。
赶到位于温哥华市中心的那家律师行,先见到了那位打电话的年轻人和他的妈妈。年轻人看上去不到20岁,高高瘦瘦的,长得蛮帅气,只是有些拘谨。他的妈妈年近50岁,衣着朴实,面容憔悴。一听口音,就知道他们来自中国大陆。
他的妈妈简单地向我介绍了一下情况:
他们一家三口通过技术移民来到加拿大后,做父亲的因为英语不好找不到好工作,又回到了中国,留下母亲陪儿子在温哥华读书。做母亲的英文不好也找不到好工作,但为了补贴家用,常常出去打苦力工。儿子还算争气,学习不错,刚刚收到著名的BCIT(省技术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为此,家里还为他买了一辆二手车。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儿子开着车和几个朋友到温哥华市中心玩耍,在一个停车场与一名保安发生冲突。保安是一个白人,讲了几句涉嫌种族歧视的粗话,几个年轻人听了很气愤。他们把车开走后,拿来了棒球棒,又回到那个停车场,用棒球棒把那个保安揍了一顿,开车跑掉了。他们的行为被附近公寓的居民看到了,记下了他们的车号,随之报了警。之后,警察根据车牌号码找到了车主,逮捕了她的儿子,并提起公诉,做妈妈的只好请刑事律师为儿子做辩护人。律师是一位白人,据年轻人的妈妈讲,他在温哥华很有名,律师费用是每小时200加币,连通电话的时间都算在收费时间内。
见到律师后,我在翻译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
年轻人在和律师的整个谈话过程中一直不承认自己打了人,也不供出他的朋友们的任何信息。而他的妈妈则法律意识淡漠,不住地向律师解释是自己的儿子开着车去的现场,但是并没有参与打人,还问律师可不可以带些水果去医院看望一下那位保安,向他表示歉意(中国式的人情学)。
律师说,警察已经发布了禁止令,共有20多条,其中包括不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接触受害人,被告也不可以在晚上6点以后到温哥华市中心的任何地方活动。
年轻人的妈妈还问律师,能不能尽量不让她的儿子有犯罪记录,因为这会影响他的上学和以后的工作。妈妈说这话时,年轻人在一旁直着急,我看得出来他是觉得妈妈问得太多了。
律师说他会尽力而为,只是受害者伤得太重了,根据医院的检查报告,保安被打的颧骨骨折,两颗门牙被打掉,面部红肿变形,全身数处软组织受伤。因为有证人看到她的儿子开的车到了出事的现场,现在她的儿子又无法说出谁参与了打人,那么想要免掉犯罪记录的可能性很小。
年轻人的一时冲动竟酿出了这样的苦果。
因为我不是省高等法院的注册法庭翻译,所以,没有继续跟随这一案件的审理,不知这些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