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竞争力
竞争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93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杀了郑亚津?

(2008-11-04 10:44:42)
标签:

杂谈

20088月,又一名企业家自杀了。

新自杀者名叫郑亚津,系在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当月13日的全体职工大会召开前,他在公司办公室自缢身亡。

据悉,一新制药厂的前身是一个面临倒闭的国营纸箱厂,郑亚津调任该厂后借“小儿喜食糖浆”迅速扭亏为盈,并带领一新纸箱厂成功转型改制,成为一家以中药生产和药品出口为主的民营制药厂,并从此踏上了辉煌的二十年,一新制药成为与康恩贝、天一堂齐名的当地制药业“三驾马车”。1998年至2000年,公司规模达到鼎盛,成为当地连续多年的纳税十强企业,直到2006年,公司仍纳税672万元,在兰溪所有企业中位列第12位。一新制药还一度入选国家中成药50强企业。

郑亚津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做事有魄力有主见。1989年,他刚组建一新厂时意气风发,力排众议,砸下1000万元广告费为“小儿喜食糖浆”铺路,从而成就了一新药厂以后的辉煌。然而,近几年,郑亚津变得低调内向。

据悉,这源于公司2000年后的大扩张。一新制药搬入新厂后,开始大规模介入房地产、新药等多个领域。摊子铺得又大又快,资金链日趋紧张。而此时,感冒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家大打价格战。加上近两年国家宏观调控,招标限价等要求对中小企业带来不小冲击。一新制药出口产品集中在原料药和植物提取物,这些高度受制于原材料供应的产品类别近年来利润空间更是进一步被压缩。

2000年以后公司效益一直走下坡路,逐渐被挤出了当地纳税大户前十名。2007年以来,公司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当初轰轰烈烈成立的房地产公司、投资公司等基本上都名存实亡。

真正逼了郑亚津的可能是一新去年投入近5000万元开发的植物提物新项目。2007年以来,原材料大幅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导致一新巨亏,资金链断裂,银行又来追债。为筹集流动资金,郑亚津向当地几家民间“投资公司”借入数千万元,加上还欠着职工的筹资款1200万元,公司债台高筑。

不久前,郑亚津曾与当地另一家知名制药企业洽谈过兼并事宜,想以“零转让”的方式把一新转给对方,但对方以一新制药债务庞大为由没有同意。此外,郑亚津也一心想把一新制药推上市,并一直在积极筹划,但至今仍未能实现。

一连串的打击让原本就性格内向的郑亚津倍感身负重压。就在自杀当晚,郑曾发了一条短信给一位好友:“我真的受不了了。”

目前兰溪市政府正在讨论如何拯救这家濒于破产的企业。

郑亚津的一位好友公司过度扩张,盘子铺得太大,导致企业运作生存困难等,才使郑亚津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一新制药的一名中层干部公司走多元化后,大量资金被分流,制药主业科研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公司效益一直走下坡路。

一新制药的某员工兰溪很多工厂都不给职工交保险的,而一新制药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会按时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

一位一新制药厂的退休员工亚津是公司最大的股东。随着公司的多项投资宣告失败,背上巨额债务,郑亚津可能感觉对不住与他一道创业的公司员工。

兰溪市政府官员一新制药资金链断裂,有企业自身的很大原因,不能简单归结到信贷紧缩。

《中国经济时报》许多浙江的企业家调侃自己正遭遇“4把刀子和一根绳子的困扰,“4把刀子是指原材料价格猛涨、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激增和外贸困境,一根绳子就是指信贷收紧,企业主拿着这根绳子在等死。

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企业家一定要审时度势,如果觉着没有前景活着窝囊,赶紧换一种活法。企业家最大的责任是好好活下去,自己挺住,企业挺住。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王曙光今年市场环境变化剧烈,浙江许多老板都应对不力,陷入紧张不安之中。

天施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施缙遭遇资金链困境甚至倒闭危险的企业很多,不至于以死致天下。

康恩贝一位内部人士半年前,郑亚津就找过我们,想将一新无条件转让,但当时我们认为,一新的负债率还是太高了,而且盘子铺得太泛。

《竞争力》企业也是一种生命,难逃生老病死。企业家可以视企业如命,但未必一定就要共生死。

 

此文刊于三联《竞争力》2008年第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丸美的马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