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上河

(2014-04-04 10:54:47)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散文

清明上河


萨顶顶有一首歌,叫《万物生》。


这首歌的名字,很适合清明节。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是《岁时百问》对清明节的说法。


那一晚,我们甚至听到了春雷的声音。不同于盛夏时节雷音的吓人,春雷之声在黑色的夜空里闪过,你可以从那音色里听到一种生机。这种生机安稳,柔和,甚至带着一种启迪的意味。在这种声音之下,宇宙星辰以及花花草草们都开始生长。


很多人都开始往郊区、农村和山里跑。越来越普及的私家车,可以轻易让我们到达任何你想到的地方。比如某一条在两边开满了果木花朵的山间公路,比如你心仪的一个村庄,比如某一处寂静的山谷。在朱庄水库旁边其实有这么一条山间公路,一直绕着水库走,会零星出现几个小村儿缀着,村子的房前屋后,这个时节,就有一支支红的粉的桃花和杏花斜伸着,向稍远一些的山上看,在灰黄的山体上,也有大朵大朵红粉的鲜艳颜色在阳光下闪耀着。有时候,会下雨,打湿了路面、村庄、石头房子的墙壁,还有那些花朵,加上那大片的湖面,就有了水天一色的感觉。


这个季节,总是美好。


不过我想到去年也大约是这个时候,下了一场不小的雪,我们看到了“雪挂桃花”的样子。然后,到秋天的时候,很多人在说,就是因为这场雪,很多花都被冻坏了、冻死了,这一年我们收获的果子都很少。想来,今年不会再像去年那样在这个时节下雪了。这是所有和土地有关的希望。实际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都和土地有关,都和农时有关。我们整个的人类和社会就发源于土地,最开始是没有城市的,也是没有市民的,大家都是农民,都在土里刨食,大家制定二十四节气,也是为了种地方便的,为了记忆农时方便的。后来,才出现了城市,才出现了不同于农民的市民。于是,二十四节气离她们的本质含义,也开始越来越远,一直到许多人忘记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含义。在未来孩子的眼中,特别是市里的孩子,在那远离土地的日子,他们将怎么直接触摸到清明、惊蛰和谷雨这些原本最清纯的场景?


在油菜花开的时节,田野里的泥土也是最干净的。一拨一拨的人行走在田野,然后到达各自的祖坟,上坟、祭拜,女人会蹲在地上大哭,男人们会用铁钎给坟头添几把土,小孩子们也开始朦朦胧胧地知道这块土地似乎和自己有着一种最亲近的关系。亲人和逝者以及未来,此刻,构成了一个稳固的生命三角。这个生命三角里,一代一代流动和延续的是这片土地的血脉以及一种民族的血脉。


而这些,未来的孩子们会懂吗?当初第一代从土地走出去的那一批人,他们会对土地怀着最深厚的感情;因为他们在土地和城市徘徊的特殊经历,这种感情甚至比他们留在土地、留在家乡的父辈们还要深厚;而这些人的下一代对土地和家乡的感情,就会淡化许多;再下下一代,以及未来的若干代,原本留在心里的土地和家乡因子就会被越来越稀释得厉害,最终,在生命的血液里,这些东西都渐行渐远,一直到再也记不起。而此时,我们,或者是他们,也就永远地在自己的生命里失去了一种叫做土地和家乡的存在。


这些,都必然要发生。


就像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的《清明上河图》。图还在,清明节也依旧在,但很多东西都已经不一样了。


生活,会继续。也希望一切很美好的东西,都会继续,而不是只能存在博物馆里,或者画在画里。


清明,上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