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长假重担”解困?
(2013-10-08 14:55: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聪明的你,不会选择在国庆长假出游。
但有时候这和聪明不聪明无关,之和选择的唯一性有关。
除此之外,再加上一个春节假期,再别无长假,让很多人即便已经提前知道,出去游玩,不管到了哪里,也是“欢迎千里迢迢到此来看人”,也只能是牙关一咬,照旧在这个注定只要是差不多的景区就人满为患的长假出行。
于是,你就掉进了一个长假漩涡。在这个漩涡里,可以看见各种能预见得到以及预见不到的景致和故事。比如说免费高速的拥堵,比如说现在还没处理调查清楚的香格里拉旅游乱象,比如说四川九寨沟的游客滞留事件,比如说庐山景区对“逛所有景点要花近1800元”说法的回应,比如说八达岭6天清理109吨垃圾,比如说重庆游客为拍照围堵黑天鹅,比如说黄鹤楼专门设置电子涂鸦墙供游客发泄自己的涂鸦欲望。走马观花一样,在一片闹哄中,七天长假也就这么到头了。
开闸放水式的休假方式,必然会带来这么多开闸放水式的乱象新闻。面对汹涌的出游人群,这并不是各个景区或者是部门的人力可控范围,这个时候,越发地让我们想起了带薪年休假。分散式的带薪年休假,是解决现在集中休假负面效果的一个好途径。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好办法,被我们执行得七零八落。在一些大企业还好一点,带薪年休假基本上还能够得以落实,但是到了各个企事业机关,这个制度基本上不但是被管理者忘记,连员工自己可能也因为“太久没遇到,以至于早就忘记了还有这一个制度”。
不可谓不重视,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对休假制度进行调整。把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划为法定休假日,固然考虑到民间国情以及老百姓的心理习惯,方便了大家过节,也提高了大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休假的获得,却是要以五一长假的取消,以及各种不在正常节奏的节日调休为代价,未免有些顾此失彼。
国庆长假这个宝贝疙瘩的火热,再一次说明了国民需要更多一点这样的长假调休;但是照现在的态势来看,即便是恢复五一长假,恐怕也满足不了国民对长假的热情。所以,严格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落实,恐怕就成了未来的一个趋势以及现实需要。
前一篇:洋名字泛滥是另一种“土豪”
后一篇:小妞电影里的“范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