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抨击学校“拼爹”没有实操意义
(2013-05-17 16:19: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很多学校都这么干。
“学校的报名表,还要登记家长的单位和职务,孩子入学跟家长职务有半毛钱关系?”广州幼升小报名已近尾声,在等待小学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吐槽学校太现实,入学报名还要“拼爹”,不少身为普通职工的家长为了孩子不被歧视,不得不虚报“官职”。(南方都市报 5月17日)
入学并非只是入学那么简单的事儿。有职务的家长自然乐意把职务填上,那里边说不定还透着一股“光荣劲儿”;只是苦了那些没职务的家长,竟然还要瞎编一个职务写上。比较搞笑的是,大部分“虚报”职务的家长,填写的都是“办公室副主任”。想想,办公室的副职,一个是不容易露馅,再一个哪里也能说得过去,也真是为难这些“无官一身轻”的家长了。
校长解释说,填写家长职务,是为了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这个解释的理由未免太过于牵强,而更多的解释恐怕还是大众所想那样:学校要通过学生这一渠道来掌握和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中国是个“熟人”社会,以前我们说“朝中有人好做官”,现在是“有熟人好办事”,即便是走正规程序的事情,我们也愿意找个掌握了一定权力的熟人才放心。学校在这个大环境下,也未必就能免俗。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还真硬不下心来,去狠劲儿地批评学校的做法。因为学校所做的,只不过是在按照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在行事罢了。批评学校,何尝又不是在批评我们自己以及整个社会的行事规则?
只是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把学校看成是一块洁白的净土,现在这块净土也终于要向社会的“所有”看齐了,我们一时不大适应而已。而且,我们潜意识里觉得,即便这个社会如何如何变幻,学校也应该始终保持它的纯洁,不应该沾染社会上的一些风气。但是,在这个并不封闭的社会里,我们所期待的的校园的封闭,大约只是一厢情愿而已罢了。对学校登记家长职务这一做法的不满,背后透露出的大环境是我们对在好多领域显性或者隐性存在的“拼爹”现象,已经心存怨言。
学校“拼爹”,根子还是社会在使劲儿“拼爹”。学校的“拼爹”,大不了只是社会“拼爹”的一部分罢了。单纯地去抨击学校“拼爹”,也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等这个社会的规则开始摒弃“拼爹”法则的时候,再去讨论校园这个小环境,才有实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