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些生死

(2013-04-15 00:03: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散文

有些生死

   创世记之中最冷血的故事:亚伯拉罕遵从上帝的指令,将爱子以撒带到山中,放在柴堆上,准备杀死,作为牺牲品,祭献给上帝。只是在刀就要落下的前一刻,才被天使叫停,改由树林中冒出的一只公羊代替。这幅油画也是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提香之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一直与生死打交道。

或者说,我们一直与死亡打交道。

本来好好的人,突然就没了。有些是陌生人,有些是身边的人,甚至是你的同事、朋友,或者亲人。我也一直记得初中时在鲁迅的课文里学过的一句诗歌,叫做:“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有时候我回老家,也会听到父母告诉我,村儿里谁谁又死了。这样每天的死亡,如果不是和自己密切相关,除了感叹一番外,想必也不会泛起多大的涟漪。

说到底,人还是自私的。但人又比动物要进步不少。我们看《人与自然》之类的栏目,狮子袭击角马群,角马群先是慌乱奔跑,等狮子死咬住一只倒霉的角马的时候,角马群反而镇静了下来,也不跑了,看都不看旁边十几米外一只同类正在被狮子啃咬。如果你懂角马的语言,你会不会明白它们说不定还在庆幸正是这一只倒霉的同类被狮子咬住,才让它们可以得到这苟且的、片刻的安宁呢?

野生动物世界是最残酷的,而它们的选择也基本上代表了最原始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选择。有些事情,也只有放在生死一刻的时候,才可以看出真心。你去搭救一个落水的人,他会死死拽住你,怎么也不肯放手,哪怕把你也拖入深水。这也是搭救落水者更需要搭救常识的一种根本原因。所以看到影视作品里,那些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甚至是肯为了救别人去牺牲自己的人,真真是高尚的,因为他们已经克服了动物最原始的这种选择。

人,都惜命。

能像张国荣那样对人世再无眷恋,要么是真真的遇到了比生死更为重要的事情,要么就是真正地感觉到了活着比死亡更痛苦。即便是出家人,大部分人顶多可以说是看破了红尘,却不可以说是看破了生死。我们平常说,你连死都肯,你还有什么不能承担下来的?可是偏偏有许多张国荣们选择了死之一途,这里还有诗人海子,这里你还能想到生活里碰到的一些自己结束生命的人。他们的那种痛,我们都无法理解;如果你理解了,你也就成了他们的一员。

上午在家窝着看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有一段戏是,七国叛乱之后,景帝不得已要杀晁错。在死之前,景帝和晁错有一段很沉重的对话。大意是景帝说:“晁错你是我师傅,你教导我说,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可是我登基之后,却发现有些事情并不是如此。一些事情你明知是错的,可是你还非得去做;有些事情明知是对的,可你还就得说它是错的。”这个时候晁错大概也知道了皇帝要杀他,他接话说:“可是臣还是要说到头来,错的终究是错的,对的终究是对的。”说完这句话,晁错从容赴死。景帝解释这么多,也只是在为自己违心诛杀忠臣找个借口而已;而晁错,会只是痛心吗?在知道自己必死的时候,他会期待历史还给自己一个“错的终究是错的,对的终究是对的”的终极答案吗?

很少有人能参透生死。只是人生百年,我们身边的人,还有我们自己终究有一天,会迎来这件事情。小时候,我们还期待可以“青史留名”,到了生活里,大部分人早就明白了所谓的“青史留名”,对很多人来说,只是小时候做过的一个梦而已。所以,大家越发得惜命。即便生活艰难,即便我们不像别人那样拥有豪车、大宅,我们也努力在生活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努力让自己活得长一点,可以看更多一天的太阳。

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不是晁错。我们也不是汉景帝。

每天你都会在新闻里看到许多生死。这并不是一个安全的时代。对于那些深藏于心的对人生命运不可把握的恐惧,在大部分时间里,又代替了对生死的恐惧。你会庆幸,自己还活着。这种庆幸和角马群的心理无关,但似乎,又有什么地方不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