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毒战》:香港和内地警匪片儿的混搭

(2013-04-08 19:54:08)
标签:

影评

毒战

娱乐

分类: 我的影评

杜琪峰是香港导演。 
把香港擅长的警匪题材挪移到内地,便有了《毒战》。在这种互相的挪移和融合下,《毒战》呈现给观众的少了《逆战》、《寒战》里那种香港式的精致风情,多了一些内地的朴实风格;同时,影片的内容又明显是借鉴了类似于香港《无间道》式的卧底类情节,还加进了内地破案我们惯用的一些语言和内容表现方式。 
至于香港和内地表演风格的融合,我感觉应该是在外观上,内地的风格占到了强势比例,是古天乐的表演被孙红雷牵着走;但是在内核上,却又是香港那种引人入胜、干脆、曲折的长处在占着主导作用。确切说,《毒战》这部电影是“内地的表壳,香港的内核”。 
我一向喜欢古天乐这个演员。他的表演就像是他青铜色的皮肤一样,也包括了他塑造的很多角色,都显得阳光、健康、正面,在内敛的平和里稍稍向外扩散着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张力。即便是负面角色,也多是有情有意的“好兄弟、好大哥”。但是在《毒战》里,古天乐饰演的毒贩蔡添明彻底颠覆了自己的“固守”形象。古天乐在整部影片里,卖力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怎么去表现蔡添明的“自私”;而蔡添明在整部影片里乐此不彼的一件事就是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了保住自己,他不惜出卖对自己情深意重的徒弟;为了保住自己,他不惜出卖自己的师傅、兄弟;一直到了最后要被执行注射死刑的时候,他还妄图通过交代别人的罪行来“戴罪立功”。而孙红雷饰演的警察张队,以及张队手下的一大票人马,却恰恰是全部死在蔡添明给描绘出的“戴罪立功”的骗局之下。 
电影画面说不上血腥与暴力。最后的街头枪战,不管是“警”那条线,还是“匪”那条线,双方均拼了个干干净净。以前貌似没有这样拍街头枪战的,不像虚构的电影,倒像是真实的记录。喜欢枪战电影的,这一次应该会过足瘾。双方,都死在了蔡添明的“阴谋”之下。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而这个小人却“貌似忠厚”。这倒是应了这部电影海报上的宣传词:“比毒品更毒的是人心。” 
香港警匪片儿,总体上已不复90年代的鼎盛。但是从《无间道》开始,到《新警察故事》,到《寒战》、《逆战》、《毒战》“三战”齐发,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香港导演想在警匪题材上再有一番作为的努力。鼎盛时期,香港警匪片的杀手锏是“江湖情,兄弟谊”;到了现在,这种传统的杀手锏已不复存在。但是新的杀手锏又在哪里?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但至少直到现在,香港导演似乎也并未真正找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